?>

巷弄裡的書店永遠獨立的靈魂

2012年開始,夢田文創以「閱讀」為主題,透過「說故事」傳遞台灣特有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個性,不論是獨立書店、獨立音樂、獨立出版社,「獨立」就代表著一種個性態度,把這樣的個性轉化為台灣文化符號,體現它的可能性與價值,成為台灣美好與溫度並具的軟實力。

除了製作戲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外,也邀請侯季然導演拍攝40家獨立書店紀錄短片,並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營運第一家以台灣獨立書店為策展主題的「閱樂書店」,將「獨立」的核心精神透過這樣的文化櫥窗展現,呈現台灣多樣的文化包容性。

在「微讀,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專欄裡,我將會邀請許多好友來分享心目中的那家書店,那個「獨立」性格的價值辯證和記憶。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作家、社會觀察家楊照身兼《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戲劇顧問,他和我分享了喧騰卻低調隱晦的報禁時代精采的閱讀故事,還有現在台灣幾乎已經消失的書報攤。

楊照說:「在重慶南路上已經消失的中華書局,現在還存在卻已半消失的商務書局都讓我印象深刻。我有位老同學張善穎,最近出了詩集《水星之歌》,他在書裡寫道,在他高中三年級有位L同學邀他一起去逛書店,L就領著他進入商務印書館,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書店讓他了解到人、書本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和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那個L同學就是我(楊照)。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當時的感動,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都是古書,千百年的學問知識都在那裡,光是進到那裡就被感動了。」

個性書報攤  文化補給站

那個「感動」在現今資訊碎片又凌亂的時代,似乎成為一種不再復返的想念,聽著楊照說得開心,我也漸漸感受到似曾參與的愉悅。

接著他說:「唸建中時,有個書報攤影響我極深,那兒有最齊全的雜誌、書籍,包括我們喜愛的冷門雜誌《文壇》、《軍中文藝》、《幼獅文藝》、《台灣文藝》,別的書報攤不一定會賣的,這攤上都有,但我們很恨那位中年老闆,因為我們老是佇足看免錢雜誌,老闆總是瞪著我們,還特意走過來把我們趕走。」

向威權挑戰  追求心自由

「有次翻閱起當時的黨外雜誌《八十年代》,那時候是黨外雜誌最熱鬧也最被禁止的時代,我看到一篇講述蔣渭水的文章,結果老闆走了過來,意外地,把《八十年代》放到我的書包說『不要花錢買,回去偷偷看就好』,我非常非常感動,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感到不可思議。」

「大學時期,我眼睜睜看著新聞局的人到這攤上,把老闆押走,他滿臉淚痕看著我,真的很難形容那種感覺,但我想,當這位書報攤老闆看到我們這些建中學生在讀黨外雜誌的時候,他應該是覺得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吧!」

聽著楊照說著這故事,我不免欣羨起那個隱晦的閱讀年代,存在著最渴求知識但卻不夠自由的美好。對比現在,身邊隨手可得的知識爆炸,但人卻也陷入資訊焦躁與迷失的不自由。

就像文化與資本的對話,一直是平行線,在矛盾的經濟市場體系下,要發展出獨立書店的價值,兩者之間要如何找尋平衡與出路?文創鑑價新聞吵鬧,金服公司可以成為鑑價單位嗎?以經濟資本邏輯的人現在開始了解文化有機會嗎?

楊照說:「我認為『文創鑑價』是荒謬的,因為對於文創產業不了解與不信任才會產生的問題,過去20年來創投最熱門的產業是生物科技產業,評估的方式就是看風險。文創在今天來看就是一個創投的概念,創投與買股票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沒有把握這家公司或這個idea與研究將來會有多少價值,但我選擇投資它。

在資本邏輯領域裡面看待『文創』這件事情都是愚蠢的,文創最大的特色是充滿活力、充滿可能性,如果文創是可以被鑑價的,那就變成傳統產業了。如果真的要做文創,就用創投的概念去實行,不是用鑑價的數據來評估。」

楊照的一席話,讓我更加深信「文化」不能被資本主義拿來做為包裝,國家要推動文創,在於文創在國家心目中被賦予什麼樣的定義與價值,唯一永遠不必討論的就是絕不能背離的文化性格。 (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2014/03/17 經濟日報文/蘇麗媚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