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寫作練習:冒險

【引導寫作練習:冒險】

笑是冒當一個傻瓜的險/是冒表示脆弱的險/向人張開雙手是冒牽涉複雜的險/表達情感是冒被拒絕的險/在眾人面前表達夢想是冒被嘲笑的險/愛一個人是冒不被回報相等的愛的險/而勇敢的排除萬難是冒失敗的險

但是,人卻一定要冒險,因為人生中最大的冒險就是從來不冒險。什麼事都不冒險的人,什麼事都做不到、得不到,甚至於自己什麼都不是。他也許可以避免遭受磨難與痛苦,但是他永遠也學不會感覺、改變、成長與愛。只有敢冒險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請以「冒險」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總評】

經過幾次的練習,同學們的寫作到此篇已經可以見到明顯的進步,首先,作品的長度大幅增加,約有接近八成的同學可以寫到32行。其次,在作品亮點的經營上,也可以見到同學們所下的功夫。因此期盼同學持續努力,力求更上層樓。

這篇作品要寫得好,題材的選取相當重要,必須要符合並表現「冒險」的特質。有的同學寫幼年時期與大哥哥一起到野外挖掘洞穴,並跳入玩耍的過程,就當時的年紀可能有相當的冒險成份,如果不能用真切的文字表現「冒險」的臨場感,則有偏題之失。此外,這一類的事例層次較淺,不容易透過這類「冒險」表現更深入的思維,作品也難以深刻。

在謀篇佈局上,不宜到作品中間才開始點題,而在說明事例時,也不能佔去大多數的篇幅,通篇用一個經驗說明一種道理或概念時,假使掌握不好,容易造成篇題或主題不夠鮮明的情況。此外,所有的事例都是為了呈現作品的主題,事件說完以後,文章不能立即收筆,必須就個人所觀所感進一步說明,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及結尾時的從容度。

由於同學們腦中思緒奔馳,但時間總是有限,所以有需多文章的結尾處有倉促收尾的感覺,非常可惜,建議在下筆前應嘗試安排各段大意,如此才能如大將帶兵,行陣有節,一舉而成。

【範例一:第一段書寫佳作】

「快跳!」中間斷了一截的石橋仍在崩壞著,但是那名女子卻因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躍過如此大段的距離而猶豫不決,眼看後方的暴龍張著血盆大口,即將追上來,……。這是電影中最常見的一種情節,此時,若你是那名女子,你有兩種選擇:待在原地等死,或是冒險躍過這斷橋。

人來車往喧囂攘攘不斷,一個大型塑身廣告看板赫然立在最醒目處,簡潔的斗大口號使路人駐足:「每天跨出一步,妳的世界將因此改變。」跨出一步意謂著冒險,冒必須承擔的風險,往往我們總是害怕失敗而踟躕不敢冒險。(三公 林羿萱)

v老師說

好的開頭可以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文章開頭得寫法可以有多種面貌,上述兩段文字,一個利用平日看電影的經驗,一個透過街頭所見起筆,想同的是,二者均表現出鮮明的畫面感,帶領讀者進入其所描寫的情境之中。

【範例二】

雙手伸直貼住耳後,兩腳趾間緊扣池壁,膝微彎,下頷收緊,下去記得吐氣──淺藍水花濺起,華麗入水,而方才吸入的一氣還殘留跳台。

我認為生命中的冒險和跳水是頗像的。千萬人就有千萬種姿態,出發的耳提面命、循規蹈矩執行步驟,卻沒有人能保證下水後會是什麼結果,然而記憶是存在的,過程也不會抹滅……。

冒險,或好,或不好。

威力彩開獎,頭獎得主必定冒了花那五十元的險;辛德勒冒了生命的危險才救出數萬猶太人。然而不是每個冒險都有好結局,開獎結果亦有幾家愁;拿破崙冒險遠征卻大敗於俄;夢想寫書出名的新生代作家不少,真的名留青史的又有幾個呢?那麼人究竟該不該冒險?

統計學有個名詞叫「期望值」,就是預計能得到的平均報酬。有不少人選擇以此估量冒險的效益,也因此產生更多的顧慮,於是願意冒險的人就少了。所以現今不流行做外科醫生、科技新貴,認為只要能開個美容科診所,抑或當個奉公守法的公務員,能賺錢就好,於是在血液中流淌的冒險因子也隨著一代代基因傳承而逐漸淡去,然而,在這個保守的世代,我卻是贊成冒險的。

每一次的冒險就是抓住一次新的機會,沒有冒險去「抓」,就不會有後續的過程和結果。因為怕失敗而選擇保守的人,保守的想法就如水壺中的沉澱物一樣,雖使飲水有怪味,倒也不嚴重危害健康,於是就像溫水煮青蛙般,再也點不燃挑戰的火把,等到走至生命的盡頭,回首一生,乾淨的只剩一張白紙。

人生必須留下什麼,才能記錄自己當時走過的什麼,其實活著就是冒險,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下一秒還能安然於世,既然我們早就身處冒險,為何不讓自己去迎接更多的挑戰呢?

想到了,就去冒險吧。(三公 尤沐惠)

v老師說

這篇文章在引例用事上相當具有個人的想法,是一篇亮眼的作品,假使能將以下的瑕疵改正,當會更加出色:

1.跳水之前的確會有一種冒險的心情,但這是對於不熟悉跳水的人而言,對於專業人而言,則未必有如此心情,文中在下筆時並未說清楚。

2.最後兩段行文有些倉促,假使是因為時間不足,則平日宜再多練習,同時下筆之前要想好文章布局。


           

             【範例三】 

覷看眼前僅剩的一疊籌碼,是趨近於完美的二十點,倏地空氣凝滯,只剩一顆心劇烈地跳動著,而牌桌上盡是一張張志得意滿的臉孔,此時,你願不願意掌握最後的渺小機會,放手一搏,為完美的勝利冒一個險?

看著他令妳小鹿亂撞的微笑,彼此眼神交會的剎那間,空氣中瀰漫著說不清的曖昧,心中的愛意也悄悄蔓延,但他身邊圍繞著一雙雙女孩愛慕的眼神,妳願不願意往前踏一步,用寶貴的青春,冒一個甜蜜的險?

有些人把冒險當作是通往失敗的陷阱,有些人則把冒險當作通往成功的捷徑。也許,不冒險是一種安逸的清高,不用被失敗的恐懼追著跑,只須冷眼凝望那些汲汲營營的人們,為了追求成功一再冒險;或者如溫室裡的花朵,平靜的發芽、成長,到了衰垂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經歷的,不過是一篇篇惹人嫌棄的流水帳;而手中緊握的,是命運早已安排好的年歲。

反倒是那些歷經風霜卻綻開在山壁上的野花,它們帶著當初被人們唾棄的可笑夢想,邁向那被認為太完美而渴望卻不可及的目標。但當他們爬上高處,以所有的失敗風險譜出一本本搶手的偉人傳記時,人們才會看見冒險給予他們的成長與改變,並且欣羨於他們的成就。

成功的人背後必然有一個冒險的故事,他們時時刻刻堅持著別人認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他們勇於嘗試,知道要爬上高峰總要冒一些風險。冒險過後,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而非選擇逆來順受,投向早已知悉結局的情節。

看著眼前重重的阻礙,身旁圍繞著卓越的競爭者,耳邊傳來瞧不起的訕笑。這一次,你願不願意朝著遠方的夢想走去,秉持著一顆堅定的心,為自己開拓一條新的道路,為自己勇敢地冒一次險?(三公 陳艾琳)

v老師說

這是一篇條理清晰的作品,譬喻的貼切使用讓作品生色不少。在文字上,修改以前,部分句子間的聯繫並不緊密,是一般同學常犯的錯誤。在內容上,除了純粹的說理之外,如果能加上具體的事例,作品將更見精彩,而最後一段也有匆匆作結之失。

 


 

【範例四】 

坐在電視機前,我一如往常陪著母親觀看財經新聞。「媽,你真的不考慮投資股票嗎?」她堅定地一連說三次:「我不想冒這個險。」後來我發現,冒險的勇氣似乎在某個年齡後驟降至趨近於零

當年母親也是勇於冒險的人,孤身一人遠從嘉義來到台北念大學,在四十五年前連公共電話都很稀有的年代,以青春為賭注,離鄉背井,進行一場打拼人生的冒險。不久之後,她遇見父親,新婚的兩人再次冒人生的大險──買房子。當時大姐仍嗷嗷待哺,靠著父親微薄的軍人薪水和向親戚鄰居們湊來的頭期款,他們冒著隨時可能破產的險,在上下波動的房價中,克勤克儉過了十幾年。

步入中年,父親進入私人企業,經濟情況蒸蒸日上,但他們又冒了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後一個險──把我生下來。母親四十三,父親四十四,或許是新生命的期待給他們勇氣,又或許是害怕殘害那小小生命會帶來報應,他們以往後二十年的生活以及自己的退休金做賭注,並讓母親冒著性命的危險,以高齡產婦之姿,讓我來到這世界,享受他們二十多年打拼的成果。

如今母親在台北過得安穩,與父親依然恩愛,房價也漲了不少,還有個亭亭玉立的小女兒,一路走來,嘗到不少冒險獲得的甜美果實,然而,他們卻不再冒險,而且從此小心翼翼地過生活。

父親退休後,好幾次親友相邀出國旅行,他總是以習慣台灣為由不願冒險出遠門。他害怕在途中遭到搶劫,畏懼時差導致偏頭痛,擔憂吃壞肚子。其實即使是在平時,他也不敢開車出門:「路上太危險了,而且會塞車,我們搭捷運再轉火車,然後請叔叔來在我們就好。」因此每次去爺爺家都格外疲憊。至於母親,即使是採買每日的菜色等小事,她也不敢冒險,面對超市整面牆的肉品,總是俐落地拿起那一項熟悉的品牌:「別的沒吃過,我不想冒險。」這樣的人生走得很穩,但總少了一分多彩的滋味。

「我老了,萬一那股票一跌,我的積蓄就成壁紙,你還年輕,錢可以再賺,等你長大自己買吧!」「但是風險低就意味著賺得少,而且這點存款購活四十年嗎?」母親對我笑了笑,好像是聞到自己當年勇於冒險的氣息。(三公 林劭緣)

v老師說

透過身邊的事例呈現「冒險」在自己家中的狀況,娓娓道來,分外親切。不過結尾仍不免倉促,再多用些心,可以得到更完滿的成績,何樂而不為!

 


 

 

【範例五】

         聽聞我又要出門,母親微微蹙眉,抿了抿嘴唇,不甚高興地說:「你在冒險,拿前途冒險。」我只是拉開清晨尚未揭開的門簾,任金色的絲線射入房內。「媽,你年輕時不也冒過險?」說完,我帶著一臉苦笑,迎向仲夏早晨陽光刺眼的街道。

當獲悉能進入思源科學競賽總決賽的當下,我們並沒有驚聲尖叫,也未曾喜極而泣,而其中一位組員的哀呼,卻讓大家尷尬地面面相覷:那些對父母的允諾及對模擬考成績的保證倏地被打破,面對著那些靜待填充的藥品罐,每個人的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如何是好。欲進入決賽,便得放棄暑假充裕而自由的讀書時間,而高三大考在即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是箭羽已經離手,由不得我們發不發,誰能放棄這得來不易的全國賽資個呢?。

第一階段的準備裡,一日中的行程最主要的便是器具的製作。炎炎夏日,坐在四樓的冷氣室,望著路人來來去去,擺弄手中的材料,好不悠閒。然而,海面看似悄然無波,每人心裡卻是暗濤洶湧:思量自己有多少讀書進度落下,想像同學這天是否又唸完一冊……每分每秒,我們都在拿未來的分數冒險。於是,壓力便無形地蔓延開來。

隨著關在實驗室裡的時段如黃昏的影子愈拉愈長,好不容易熬到比賽前夕的午後。天公卻彷彿在刁難般,大雨滂沱,任隊員狼狽地搬運器材,再以一記汽車拋錨作警告,提醒我們付出的代價究竟有多少分量。

比賽當日,限時的預備鈴響起之際,手汗早已浸溼白手套的內部。我戰戰兢兢地拿起一瓶雙氧水,止不住顫抖地注入那件不能動到絲毫的天秤。退了數步,又撿起無色的碘酸根,屏息,使之流入最不經晃動,失敗率甚高的斜口如此重複了四次後,放下手中的藥品,我脫下手套,把它丟在地上。瞬間,我又想到隊長和指導老師的告誡:「千萬不能去冒險!」但所被指派的任務分明就是一次冒險之旅:不做便與成功遙遙相隔,做了也可能全軍可能覆沒。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期望肺部的空氣能減低心臟跳動的震盪,最後一次上前,將與骨牌隔不到一釐米的擋板撤開,以此生最大的耐心,將鋼球輕輕穩穩置於木板上。待到平安退回休息區,才發現那顆大石落地的心,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我疲憊的向隊友說:「我們的冒險,總算結束了。」

如今,旅程總結,我們放棄許多,卻也獲得普通日子裡無法擁有的能力。或許人生理想的軌道將因此偏離,要因此白繞幾個圈子才能到達。但最輕狂的時刻,不正是要用冒險累積生命的精華,待老時綻成最有滋味的留念嗎?冒險,不就是如此? (三公 林語芊)

v老師說    

的確是一場令人忐忑的冒險,但豈知一定會因此偏離自己理想的軌道?也許,那表面上的阻力可能是日後最大的助力呢!全篇以一次參加比賽的經驗為例,冒險的心情鮮明地流露在字裡行間,而在這樣的冒險之後,勢必也在心中留下深刻的想法,可惜這部分未稍加表現,因此在結尾部分顯得倉促,而讓讀者意猶未盡。

 

 


 

 

【範例六】

         蝴蝶冒著被獵食的風險,翩然迎著微風縱情歌舞;種子冒著被啃食的風險,毅然朝天伸出幼綠的小手,擁抱陽光;李斯冒著死亡的風險,奮力追逐權勢功業,期許有著不凡的人生;知識分子冒著終老實驗室而一事無成的風險,在各自的領域卓然有成。冒險,是生死成敗興亡廢立的關鍵,也是改變的開始。

其實,廣義來說,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風險,因為無法未卜先知,所以必有失敗的可能。但隨著金融商品的問世,風險竟可以被抹去,縱然失敗,也可以化為成功。但是,這還是有限的。它無法包羅星系的生死,文明的存滅,地磁的改變,環境的再生。或許有那麼一天,愛冒險的人們將靈魂押給瑪門,對自然宣戰,以自身的無知引燃祂的烈怒,直到四野荒蕪、天地死寂、萬物俱亡。那可怕的後果,又豈是保險保得到、人類解決得了的?

因此,冒險前,務要謹慎考慮,三思而行。而冒險時徬徨猶豫的心情,可能就像佛洛斯特的〈未走之路〉的情況吧!仰看碧青的天空,喟然而嘆,望著橙黃橘綠的林葉,心中似煎似熬似炙似沸,不知,如何是好?

我曾經如此。我的志向在數學,也期許自己能夠從事純研究,致力於探索那絕對而簡潔的美。但我了解自己智力平凡,沒有天分,同時也必須面對家裡的經濟無法供我追求純數學的問題。於是在巨大的壓力下,我時時魂不守舍,像肉裡埋了一枚短刺,細細小小的,而那持續性的折磨,咬嚙性的煩擾,幾乎使我無法承受。

後來,我遇見一位數學系教授,他小小矮矮,目光凝肅,在聽了我的難題後,他抬起眼,定定地說:「各人有各人的難處,選你所要不重要,重要的是愛你所選。」的確,我曾經不敢冒險,面對不確定的未知,使我痛苦難耐、心神不寧。但如果,我能有包容得失成敗的胸襟,珍惜現有的一切,那麼,我就有勇氣去冒險,並盡力地去追尋,追求那我要的幸福,即使最後沒有成功,我也甘於享受那原先所不知的,另一條路上埋藏的祝福。

有一首歌如此說:我不知明日將如何,每時刻,安然度過。縱然我不能預知冒險的成敗,我期望有一天,能再經過那個黃葉的叉路,懷有深深的感謝,對那個立在路口的少年輕聲說:「謝謝你,使這一切,竟有如此的不同。」(三公 楊宛芸)

v老師說

宮崎駿的電影「風起」中,故事裡的男孩在夢境中遇見了飛機設計大師卡羅普爾,在卡羅的帶領下欣賞各種飛機的奇妙設計,卡羅每次見到男孩,總是說:「日本男孩,你想……嗎?」最後一段的手法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對於主題應在更明確呈現。另外,文中引用佛洛斯特的詩〈未走之路〉,敘述時要讓未讀過這首詩的讀者也能充分明白文中的指涉為何?不宜太簡略地帶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