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寫作練習:距離

 

【引導寫作練習:距離】

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    ~~羅青〈答案

到底是長安遠/還是太陽近//到底是人近天涯遠/還是人遠天涯近              ~~鹿蘋〈說書〉

請以「距離」為題,寫下關於擁擠或疏遠、溫暖或孤獨、親近或背離……的種種感受,或者思辨。記敘、抒情、論說皆宜,文長600字以上。

【總評】

這篇作品,有同學透過與親友之間的關係,呈現「距離」的意義,有的則藉由理性的說明,配合恰當的事例,融入感性的敘事,具體呈現主題的內涵。前者容易發揮,但容易產生偏題的現象,後者雖不易發揮,假使引例敘事切當,則可以成為佳作。其中一篇以「十八歲生日」的距離與感受取材,雖然敘事平實,但題材新鮮,使人眼睛一亮。
對於一般不知如何下筆的同學而言,可以嘗試從定義入手,這是簡單又保險的作法,而以下的文字,作者在下定義之餘,又能進一步簡要論述,也不失為一段好的開頭:

兩個點以直線相連,此線段的長度即為這兩點的距離,這是數學中的定義。而在現實生活中,距離的定義就不一定如此了,有時兩點看似相近,中間的連線卻繞來繞去,如小腸中的絨毛一般;有時兩點看似相隔遙遠,卻如同有一扇任意門一樣,一開門就能到達另一端。

【範例一】

一陣強風掠過,身旁翠綠的小草隨之傾倒,徜徉在一片綠野之中,背後卻浮起一陣陣刺痛。頭上的雲遮蔽了烈日,儘管如此,那篩過的光線仍舊讓人無法直視。伸手,想築出一道牆隔絕這逼人的熱度,卻意外發現,我和天空的距離竟是如此的遙遠……。

我曾問你:人死了之後究竟會去哪裡?大概是天上吧。你嘴邊銜著根隨手折下的小草,滿不在乎地回答著。我知道你把生死看得很淡,好幾次的病危通知早就把你生存的熱情啃食殆盡了。牽起你乾巴巴的手,瘦得不剩一點肉,關節微微突起,指節細得連最小號的戒指都戴不上,只能鬆鬆卡在關節上。夕陽映著你頭上的奶油色毛帽,隱隱有要融化的跡象,短裙隨著你輕快的步伐翩翩起舞,我加快腳步跟上,影子拖得長長的,好似我們的距離能一直這樣靠近,直到永遠。

嚴冬吹來冷冽的風,毫不留情地向我襲來。這是我認識你以來,第四次收到你的病危通知。坐在急診室外,四周只有蒼白的牆面和緊閉的門扉上亮得刺眼的紅燈。那紅彷彿你濃稠的鮮血般,緩緩下墜,裂出一道你我之間的鴻溝。此刻,我的四肢不禁顫抖著,只能安慰自己:你以前都能平安無事得度過,這次一定也會的,至少不要在這次,不要在這個時候……。

倏地,紅燈轉綠,霎時花了我的雙眼。猛然起身,只見醫生踏出沉重的腳步,向我微微地搖了搖頭。手心的熱度漸漸流失,明明前一刻還近在咫尺,現在卻已天人永隔。

溫熱的淚朦朧了視線,我彷彿看見了你就在不遠處,興奮地對我招手。我伸出手,想將你的手牢牢握緊,卻連空氣都抓不住。原來我和天空的距離竟是那麼遙遠,和你一樣,永遠都觸摸不到的那種遙遠。

–v–老師說˜:˜

全篇從天空與我的距離說起,再帶入天人永隔之悲,作品前後呼應,一氣呵成,不過,濃重的情感也有稀釋主題的問題。

【範例二】

「十八歲對以前的我們來說,十八雖應該是個很遙遠的距離吧!」在給國中好友的生日祝福簡訊上,我如此打著。

「生日快樂!」這句話對於和我同齡的朋友已不知說過多少次,它其實就如某個節慶的固定賀詞罷了。但當「十八歲生日快樂」一行字閃現於手機螢幕上時,卻有一股難以抑制、不可思議的感覺流竄全身,是一種果實將要成熟的距離感。

大人總是對孩子們說:「等你長大就知道了。」但「長大」的距離是多遠呢?從來沒有人對此下過明確的定義,或許正因為這樣,在此距離徘徊的青少年常感到不知所措,如同海上的漂流木時浮時沉,若不幸遇到一場暴風雨,則可能迷失了自我。

法律上對於「成年」有清楚的闡釋,而不論在新聞媒體、報章雜誌或小說世界裡,十八歲往往被成年人看作是揮別青春的起點,因此當我對同年好友送出十八歲的祝福時,突然覺得小時後長輩口中「長大了」的距離,已離我好近好近。原來一段距離的縮減可以令人渾然無法察覺,當意識到它時,通常已十分接近終點了。原來世上真有這麼一段距離,是無法用遠近來丈量的啊!

以往針對遙遠的地方,我們總會對它有無盡的嚮往,當它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一步步向我們走來時,取而代之的感受卻是恐懼與徬徨,人生也許便是繞著如此的輪迴重複行進著而已。

看看身旁的同儕,其實自己並不孤單,我們都一起在成長。若能把畏懼的心情轉為向前的動力,必可坦然面對任何距離的改變。抬頭望向窗外,十八歲的距離也距我愈來愈近了呢!

–v–老師說˜:˜

這是一篇題材比較特殊的作品,不過,各段的長度稍短,所以對於觀點的闡述就無法完全到位。

【範例三】

拉開窗簾,耀眼的陽光照了進來,微微刺痛我的雙眼,再次睜眼,映入眼簾的是住家附近的小公園,一對父女在那玩著盪鞦韆,兩個人都笑得好開心,他們之間看不到距離,這似曾相似的場景,打開了心中的一道鎖,往日的回憶瞬時全都湧上心頭。

那時我還是個六歲的小女孩,總愛穿著花布洋裝,拉著爸爸的手,撒嬌地要他帶我去盪鞦韆;那時爸爸也還只是個小職員,假日,下班後都很空閒,因此常帶我到鄰近的公園玩。到了公園我跳上鞦韆,總要爸爸將我推得高高的,彷彿要飛入雲端一般,每次我們都玩得很開心,累了就到便利商店買東西坐在長椅上吃,然後天南地北地聊著,直到夕陽染紅了整片天空,才手拉著手回家,那時的我們無話不談,彼此間沒有半點距離。

後來,爸爸開了一家小公司,每天早出晚歸,假日也幾乎都在忙,只有晚餐時間才能見面,話題也隨著見面時間的所短而減少,兩三句就結束一段對話,我們之間好像築起一道道無形的牆,硬生生地拉開我們的距離。

隨著我的成長,我和爸爸的距離也愈來愈遠。上了高中,我也變得忙碌,除了補習,也有很多學校活動,回到家通常累得直撲自己的房間,和爸爸也幾乎沒什麼見面,加上他因工作偶而外宿,我們就像兩條平行不相交的直線,就算有了談話也不外乎是課業上的詢問,於是那城牆越築越多,越建越高,我們的距離已經遠到了就算我爬上高牆也忘不見另一端的他。

雖然往在同一棟房子裡,但卻如同地球南北兩極之遠的距離,這使我感到孤單、寂寞,兩列平行軌道、異向行駛的列車漸行漸遠,直至連鳴笛聲都再也不可聞,這是我們現在的關係,我懷念過去,陽光下開懷不笑,緊緊相依的童年時光。

–v–老師說˜:˜

寫父女之間漸行漸遠的遺憾,文字質樸,情感自然。「牆」的譬喻讓作品在平時中有的亮點,假使作品的文采更加提升,譬如公園的景象,可以有更鮮明的描寫,將會更佳。

【範例四】

當人與周遭有了距離,會有如何感覺?空曠的,廣邈的;冷淡的,疏遠的;懷念的,伸手遙不可及的……。

好遠,好大,是我首聞這個北美國家的感想。作為土地面積世界第二,人口為台灣兩倍多的加拿大,房與房地間距理所當然地大,或甚於鄉間,車開半小時才得以遇見一戶人煙。搬去第一年冬天便覺格外地冷。大雪停歇的夜半,獨自遊走在異地的街上,雪能吸收腳邊清脆的霜聲,卻吸不去街上無障礙紅綠燈模擬的鳥鳴。「布穀……布榖……布穀……。」得聲音迴盪在一幢幢明亮而不見人影的西式樓房間。我將這份環境印象比對寒流來襲攤商擁擠的師大夜市,心裡突然覺得距離好遠。

度過了一整年的時間,熬過那段吃著不怎麼道地的肉圓,止步住在商城美食街潸然淚下的日子,總算返回故鄉。卻驚覺,此去經年,物換星移。太多新棟樓房遮去記憶中的藍天;社區附近的小公園重建了,找不回小時候淘氣造成的斑駁。樓上住的溫婉母子早已搬遷,那將這棟公寓起厝的老爺爺也不曾復見……。我排了週末兩日的下午,走訪巷弄,企圖在黯淡的角落找到時間的傳輸點,試圖聽取自己童年一串串鈴鐺般的笑聲。但最終只如崔顥的黃鶴樓,遙想記憶中的昔人已乘黃鶴去,而時間將那一切拉出,漸行漸遠。伸手而觸不得,形成不可回逆的距離。

時間與空間,接連古今,交錯現今世界。它們都同時造成一段虛無的空白。那空白便是文字所言的距離。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亦相去日已遠。距離便如此的縈繞,分別盤踞身心。

–v–老師說˜:

此文嘗試使用一中空間的距離感與久別返家後,景物皆非在心中所產生的一種時間上的距離感,交錯出時間、空間在變換之間所呈現的無可掌握的無奈,可惜最後一段稍嫌於倉促,言不盡意。

【範例五】

我輕輕閉上眼,隨著老舊的公車搖擺,但刺耳的煞車聲加上瘋狂司機的猛踩油門,讓我根本睡不著。「起來!下車了!」媽媽不忍心卻又著急地呼喊著,我把雙眼閉得更緊,一動也不動,「沒關係,我來報她吧!」爸爸環起溫暖壯碩的大臂,讓我的臉緊貼在她微濕的肩上,淡淡汗酸搭配沉穩的呼吸聲,趴在爸爸肩上的我忍不住露出一抹幸福的微笑,而心跳也與他的步伐相互共鳴。

  大家都期待日出天明,我卻希望黑夜永無止盡,你才能永遠抱著我,抱持親密的距離。每日我一睜開眼就在家裡到處尋找你,媽媽總是帶著我望向窗外對面那動大樓說:「爸爸就在那裡上班。」我用力盯住大樓,卻看不見裡面的父親,感覺他離我們很遠。

偶爾爸爸提早下班,我就會熱情地衝向他,爸爸總會把我抱起,滿面笑容親我一下然後開始抱怨上班的不愉快,但我不是太懂他說的話,但我知道當下我們距離很近,近得可以感受到兩種不同情緒的心跳。即使很少看見爸爸,我卻知道我們是在一起的。

然而有一天,情況變了。

我背著沉重的書包,好不容易翻出鑰匙,一整天累積的課業壓力讓我直想休息,「我回來了!」正如標本呆坐在電視前的爸爸從位子上驚起,衝到向我面前問:「今天考試怎麼樣?」他的眼光有些銳利,我緊閉雙唇,心裡想著:難道你無法體諒我明日仍須考試,不可影響心情嗎?我默默走進房間,關上房門,為甚麼我們如此遙遠。

自從爸爸退休後,我才發現我們的習慣與價值觀天差地遠,我無法接受他整天在家對母親意見一大堆,卻從不動手作家事;他無法接受我一回家就拉小提琴,而非兢兢業業翻書苦讀。夜晚,我們各自在書房閱讀,我知道只要幾步就能看見他,但我卻選擇關上房門拒絕往來,我不知道他的觀念與我有多遠。

老天總愛捉弄人,小時候心連心,你卻總不在家,離我很遠;長大後我們天天見面,卻感覺你我越來越遠,願我能盡快成熟,學會用你的心思考,拉近一點距離。

–v–老師說˜:˜

藉今昔的對比寫父女間情感的距離,原文中對於爸爸的敘述,人稱不一致,必須留心。最後一段文氣匆促,可再加強。

【範例六】

隔著一片玻璃──一條冰冷的界線。透明的,你看得見他,他看得見你,但,你感受不到任何溫度。這是一片玻璃的距離,令人寒冷的。

最遠的距離,是近在咫尺的。

穿梭在街道上,你可以感受到陽光雀躍地在你身旁跳躍著,微風熱情地擁抱著你,但卻感受不到人群的溫暖。載耳機、自拍、玩手機、講電話──人們如影子般快速飛過,卻如平行線一般沒有交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層薄薄的玻璃格子中走動,看得見彼此卻感受不到他人的存在,也許遇見熟悉的人而將玻璃劃開一條縫,但又很快地把自己跟世界之間割了一條界線,彷彿與世隔絕過著隱居的生活。

這是在台北擁擠的街上。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其實不遠,有時近得令人喘不過氣,要練就一身毛毛蟲的功夫,從狹窄的縫隙間蠕動出來。說近,然而卻又遙遠的令人畏懼,人從你眼前似一張張黑白的照片閃過,你從不注意他們的臉或衣服的顏色。為何要走得如此匆促?放慢腳步、打開眼睛、豎起耳來,感受這個世界,觀察每個人的一舉一動,揣測他們的心情如何,或許微微一笑,讓他的世界溫暖一點,讓自己快樂一些。人和人之間就是一片玻璃那樣的遙遠,只要跨出格子,你就能感受到溫暖。

遇見一個人,也許是不認識的,也要對他微笑,甚至打個招呼,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溫暖在人群之中漫延開來……。

老師說:

這是一篇精簡又條理分明的作品,作者將焦點聚集在擁擠都市中的人距離雖近,人心卻極遙遠,而玻璃視而可見卻不可及的特質,正巧可以作為此一城市現象的註解,在譬喻的使用上,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城市之中,儘管人的互動不多,但文章之末提出正向的期許,也豐富了作品的內涵。

【範例七】

在科學上,在實驗中,距離是一串數字,精確的、無可計較,因為它是不可苟且的事實。但在情感上,在人敏感的感受中,距離往往可近可遠,變動不已。

對於人們來說,近是親近,而遠是疏離。人與人之間,即使相隔浩瀚大洋,有默契的心也可能足以共擁彼此的溫暖;就算互相碰觸,也可能冷漠如與空氣接觸,一點冷熱都沒有。因此「距離」在人們心中,無法客觀,科學方法所求得的距離是事實,在生活中卻是抽象的。因為在人生裡,我們用「心」量度距離。

所謂的心是一種感覺,若提到台北與高雄距離有多遠?想當然爾必會有客觀的事實告訴你台北到高雄有上百公里。不過從一個與人更貼近的角度看,其實只要一張高鐵車票,九十分鐘,高鐵上語音先生或小姐就會告訴你已經到了高雄。而這距離之於不懂高鐵為何物,生活圈框限於社區的幼孩來說,又是一種不可抵達地遙遠。在這樣感覺的層面上,距離在人心中並不是一樣地近,或一樣地遠。

在認知方面的距離仍偏於理性一邊,僅是個人知識和資源的異同,可能因現象而有不同的結論。而由多感的心形成的感覺在距離上和客觀事實有更巨大的落差。我想,感性時的人們評測距離依靠的是情感上溫度的傳遞。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卡通電影,當女主角被壞人變成了天鵝,王子竟可以在碰觸到假冒的女主角的手之時感覺疑惑,只是因為對方不是真正的愛人,在碰觸的瞬間,沒有「觸電」,即使外表毫無差異。電影所表達的兩手互觸激起的悸動,代表著兩人心的距離,透過接觸,心中的溫暖自然流向對方。王子的心和冒牌女主角的心是疏遠的,和真正的女主角的心卻親近得十分溫暖。

距離如汪國真所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能到達,就不算遙遠;亦如顧城詩句:「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這種距離,取決於兩人的心的靠近與否。

距離,乍看只是一個數值,其實,感覺才是評定距離的最重要因素。

老師說:

從理性認知與感官直覺兩個角度,分述「距離」所呈現的內涵,事例簡要切當,而文末適度的引用讓作品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

【範例八】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被最外圈一層透明的薄膜所包圍後才形成的。從此,生命與生命間難有水乳交融般的接觸,我們都被無形而註定存在的框給囚住了。然而,即便是離群索居的個體,愛與溫暖總能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為兩顆冷硬木然的心臟,搭出一座名為情感的橋。

我一直相信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就如同莊子惠子辯論魚是否快樂,惠子辯道:「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即使最後這題的答案是無解的,它仍就給了我一個省思:生命與生命間的距離是存在的,因此,我們無法完全探究一個人的思想,更無法代替另一人生活。我們各自擁有生活中的小確幸,各自擁抱不同色彩的記憶,各自在陰暗的角落舔舐傷口,獨自療傷。

點一盞微弱昏黃的燈,靜謐的夜晚只剩寫字時隱約的沙沙聲響,我活在一個人的讀書世界裡,飛舞的文字是一首古老而神祕的歌。在夜深人靜中,我最能感受到我與世界的距離,在夜晚的漩渦裡,孤獨並快樂著。這就如同陳芳明深山夜讀一文中所敘述那與世隔絕之感,當萬籟俱寂且眼力所及盡是一片昏暗時,個體的光芒反而凸顯而變得不容忽視了。

大家一同為了同一目標討論、合作,艱難時互相打氣,收穫時互相擁抱與感謝,這時的我,便是離人群最近的時刻。在一個和樂融融的團體中,即使每個人都有應盡的任務,大家仍會不分彼此分擔著各自的辛勞,在功成後不分彼此到盡感激與不捨之情,此時,人們不會自私地爭功,不會有對別人的怨懟,自在無私的相處著,彷彿那與生俱來的距離不曾存在似的,這時的我,總能深刻感受到互相依偎的美好。

更有時候,我清楚地看見彼此的距離,卻發現這距離正緩緩地削減著。遇到新朋友時從最初的尷尬到之後的親密,當志工幫助弱勢團體時五味雜陳的心情,與父母親爭吵後破碎卻漸漸癒合的情感。我清楚地看見我與他們的距離,卻樂見這樣的距離因愛和溫暖而漸漸縮短。

不同的時空下,我與人們存在著不同長度的距離。我並不特別希望我與人們的距離能夠縮短,我只希望我不會因為來自心底的冷漠與蒼涼而摧毀那座名為情感的橋。

老師說:

這篇自作品運用莊子濠樑之辯與陳芳明〈深山夜讀〉的例子陳述「距離」的內涵,出入古今之,表現得恰到好處,也讓作品在理性與感性之中,鮮明地呈現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