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說新語選補充講義

(一)詠絮之才(二)雪夜訪戴(三)絕妙好辭

一、寫作背景

政治動亂

東漢末年,讀書人面對外戚、宦官爭權,董卓作亂,黃巾起事,且經歷兩次黨錮之禍的大屠殺,空有滿腔熱忱卻無法挽回亂象。因此時名士不再熱衷政治,把重心轉向個人安身立命上,新的人生觀就此成形。

學衰微

時期,採用「九品中正」的選才制度(以「家世」為原則),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望族子弟根本不用苦讀儒家經典以求仕進,造成學的式微。

哲學崛起

清靜無為、自由逍遙的主張,正符合名士心境的需求,哲學便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老子莊子加上易經(合稱「三玄」),形成「玄學」。受到「玄學」反因襲、反傳統道德的影響,文人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出現怪誕的行為。

清談之風

伴隨著玄學興起東漢以品鑑人物為主的「清議」的影響,名士興起「清談」之風,清談的內容是相互辯論抽象的理論,或品評時人。文士將名流的軼事舉止風雅幽默之語條記成書,於是產生志人小說以助清談

二、劉義慶與世說新語

()劉義慶掌故

我家豐城

劉義慶幼時,伯父劉裕常以「我家豐城」來誇讚他。豐城春秋時期曾產有干將、莫邪兩寶劍,劉裕以此比喻劉義慶,足見劉裕對他的賞識。

不復跨馬

劉義慶年少時善於騎馬,年長後因為感慨世路艱難,就不再騎馬。在當時騎馬被視為政治野心的象徵,劉義慶放棄騎乘,說明了他對於政治的態度。

 ()世說新語──中國三部說話寶典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之一

作者

( 劉義慶 )招集門下客(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共撰〔共同編纂〕而成。

依據

多採 諸家史書及郭澄之 郭子裴啟 語林等文人筆記,加以撰寫而成。

異稱

原名( 世說 ),唐代又稱( 世說新書 )。後世改稱「世說新語」。

內容

大多記載東漢東晉共約三百年間名士的軼聞瑣事、言行風貌。各篇篇幅雖短,然妙語紛陳意味雋永文字( 清俊簡麗 ),故事機趣橫生

分類

全書共一千一百三十餘條,分三十六門類,按類編纂,起自德行,終於仇隙。前四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正好為門四科。前二十二篇,作者對其中的人與事大抵採取肯定的態度;而任誕簡傲汰侈尤悔惑溺等後面篇章,則對所寫的人與事多持否定態度。

價值

1.開「說部」先河四庫全書中列入(  )小說家

2.「傳奇」先導南朝 的小說多是鬼神」的「志怪」體;劉義慶世說以「」為本位,反映社會現實,刻劃人性,可視為人短篇小說「傳奇」的先導

文學

成就

1.表現人物特點:通過言談舉止寫出了人物的獨特性格,氣韻生動、活靈活現。

2.文字風格:簡約玄澹〔深遠清淡〕含蓄雋永生動傳神。每一則記載著墨於人事最突出的地方,於短短數語中表現清晰的形象,筆墨經濟,成為六朝志人小說之冠冕

評價

「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註解

南朝 劉孝標作注,引用古書四百餘種,保存已散佚的古籍原文,與世說新語相輝映,可和裴松之 三國志注酈道元 水經注相媲美。

三、國學常識

()魏 晉 南北朝的( 筆記 )小說──( 志人 )小說、( 志怪 )小說

背景

小說,反映了時代色彩,與當時士大夫的清談風尚宗教迷信,有密切的關聯。

形式

短篇文言逐條筆記零星記事無完整之結構,可視為小說雛型,稱筆記小說

※有結構的小說:從唐代「傳奇」開始。

志人

記載名人軼事及雋語,以劉義慶世說新語為代表。

志怪

記述鬼神靈異之事。如:干寶 搜神記劉義慶 幽明錄宣驗記吳均 續齊諧記

()中國古典小說流變簡介

緣起

1. 「小說」一詞,始見於莊子 外物:「飾小說以干求取縣令〔縣令:懸令,高名〕,其於大達通達大道亦遠矣。」

2. 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小官。稗,音ㄅㄞˋ,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是指九流十家中的「小說家」(學派之一)。

3.「小說」原指瑣碎淺薄的言論、小道理,與後代「小說」之意不同。

4. 隋書 經籍志所列小說,以燕丹子為最古,記錄荊軻秦始皇事。

5. 文學定義的小說起源於古代的神話:現保存神話最多而且較為完整的著作,就是( 山海經 其中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故事

流變

1. 神話傳說。代表:山海經穆天子傳

2. 六朝,多零星記事的筆記小說

3. 傳奇已有完整結構宋代出現白話小說話本元代以後長篇章回小說產生

4. 四庫全書不收錄章回小說。筆記小說、傳奇錄於四庫全書「子部」。

()「一會兒」相似詞

(ㄜˊ)

(ㄜˊ)

(ㄜˊ)

頃之

少間ㄐㄧㄢˋ

頃刻

少頃

少焉

須臾

片晌ㄕㄤˇ

轉瞬

霎時

移時

已而

 

四、課文深究

詠絮之才

全文僅56個字,卻記了三個人,簡潔生動、焦點集中、運用對比是寫作特點鹽與柳絮色皆白,用以比擬白雪都適切。「撒鹽空中」著重雪的顏色、形狀和重量,寫實;但雪直線落下缺少詩意。柳絮因風而起則飄揚飛舞,展顯雪花的潔白、輕盈、如夢似幻的飄逸靈動,充滿詩情畫意。後者顯然較前者生動傳神,故世之論者皆以為謝道韞較有文采

雪夜訪戴

全文緊扣「興」發展王子猷雪夜憶友,並一時「興」起訪友,至友人家門卻「興」盡而返,顯現出他的率性放達,正是 名士「任誕」的典型。子猷而不見的舉止,看似不可理解,實是人審美風度的體現:將美的價值寄託於過程本身。文中幾乎句句有動詞,以動作表現人物的個性,結尾「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乃點睛之筆

絕妙好辭

曹娥碑上的題字,敘述曹操楊脩兩人解悟過程,楊脩當下即「解」曹操「乃覺三十里」形成對比,點出兩人才氣的高下。篇中的「析字」,顯現字的特性。

五、難句精解

  1. 1.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左思 招隱詩。

王子猷醒來,品酒賞雪,吟招隱詩,一連串悠閒雅緻的行為,觸發訪高人雅士戴安道的動機

 

六、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約略、尚

 ㄔㄚ 

撒鹽空中「差」可擬(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差」強人意

相差 ㄔㄚ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錯誤(ㄔㄚ)

「差」錯

等級 ㄘ 

愛無「差」

不整齊 

樹影參「差」

依次排列

「差」肩而坐

派遣

「差」遣

受派遣去做事的人

欽「差」

被派遣去做的任務

當「差」/公「差」/「差」事

2.

憑藉

柳絮「因」風起(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沿襲、因襲

「因」循苟且/「因」格損益〔後世對於傳統既能承襲,又知革新〕

親近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 學而

原由、緣故

事出有「因」/前「因」後果

於是、就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第一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四望皎然,「因」起仿偟(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增添、累積,有接連之意

千乘之國,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第一冊‧論語選

陳陳相「因」

3.

相差 ㄐㄧㄠˋ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知曉、感受到

發「覺」、警「覺」

領悟、明白

後知後「覺」

啟發

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孟子 萬章下)

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第一冊樂府詩選飲馬長城窟行

4.

斟酒

開室,命「酌」酒(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衡量、估量

斟「酌」

飲酒、喝酒

對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吳質答東阿王書

泛指酒食、酒宴

敬備菲「酌」,恭候光臨。說明:菲酌,菲薄的酒食,自謙之辭。

5.

職官名

上「卿」、公「卿」

古代對男子的敬稱

荀「卿」

古代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美稱

「卿」未可言(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帝問岳飛曰:「卿」得良馬否(岳飛良馬對

夫妻情人間的愛稱

親「卿」愛「卿」,是以「卿」;我不「卿」,誰當「卿」

說明:標楷體的三個「卿」,作動詞用。世說新語 惑溺

6.

成功、完成

造「就」人才

從事

棄文「就」武

接近、親近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第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 過故人莊

依照

「就」事論事/按部「就」班

依順、依從

半推半「就」/遷「就」

7.

宿

住宿、過夜

餐風「宿」露

隔夜的

「宿」醉/「宿」雨

舊有的

「宿」疾/「宿」怨

ㄒㄧㄡˇ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星座( ㄒㄧㄡˋ)

群星列「宿」

8.

於是、就

同。「乃」嘆曰(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第一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竟、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第一冊‧韓愈師說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乃」不知有,無論(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第一冊‧劉義慶世說新語選

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公云(第一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詩)

七、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字 音

詞         例

ㄉㄢˋ

甘蔗、氣、

ㄊㄢˊ

孔子〔憂傷〕、吐笑風生、〔長矛〕

ㄕㄢˋ

ㄧㄢˇ

〔削尖〕木為箭、東漢蔡邕之女,被俘至匈奴曹操贖歸〕

ㄒㄧㄢˋ

〔雪粒〕

ㄙㄚ

手、

ㄙㄚˇ

鹽空中

ㄙㄢˇ

ㄙㄢˋ

財發粟〔救濟民眾〕

ㄐㄧㄡˋ

即便夜乘小船之、屋而居

ㄘㄨˋ

可幾、〔不悅〕


ㄅㄧㄠ

ㄉㄧˋ

ㄓㄨㄛˊ

見、斟

ㄕㄠˊ

子、藥(植物名)

ㄕㄨㄛˋ

之言

ㄐㄧㄢˇ

ㄒㄧㄢˇ

ㄒㄧㄢˋ

峴山

ㄒㄧㄣ

草、受辛、鋅元素

ㄕㄣ

莘莘〔眾多貌〕學子

ㄗˇ

〔故鄉〕

ㄅㄥˊ

〔「不用」的合音〕提了

ㄆㄟ

了一聲、

ㄆㄟˊ

手拉

ㄆㄡˊ

〔抔,捧〕

ㄆㄧ

立我

ㄆㄧˇ

極泰來

ㄈㄡˊ

〔車前的別名。苡,音ㄧˇ〕

ㄈㄡˇ

、不分可

八、修辭舉隅──「析字」中的「離合」

離合

定義

分離或合併文字的字形,而成為另一個字,以婉轉達意,或製造趣味。

例句

1.三國演義第九回:「是夜有數十小兒於郊外作歌,風吹歌聲入(董卓)帳。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聲悲切。」

毛崇崗評:「『千里草』乃『董』字;『十日上』乃『卓』字;『不生』者,言死也。」這首童謠運用了離合修辭,婉轉卻又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痛恨董卓的心情。

2.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朱元璋在攻打吳王 張士誠時,與劉基題對聯。朱元璋以「天」、「口」二字合成「吞」、「吳」,劉基以「人」、「王」合成「全」、「任」。上下聯對仗工整,妙語連珠。

3.趙明誠幼時,其父將為擇婦,明誠晝寢,夢誦一書,覺來惟憶三句云:「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其父為解曰:「汝待得能文詞婦也,言與司合字,安上已脫字,芝芙草拔之夫二字。」(例證與解析見元代 伊世珍 琅嬛記

轉化

定義

將所要描寫的對象,轉變為本質與原本性質不同人、事、物來描寫。

例句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轉化(形象化)

九、成語集錦

成 語

釋 義

義 近

汝南月旦

品評人物。東漢 汝南許劭,和堂兄許靖具有盛名,每月初提出一些知名的人物來評論,稱為「月旦評」。

 

詠絮之才

比喻女子有文才

掃眉才子、不櫛進士

新亭對泣

西晉 王導等南渡名士,於新亭飲宴,舉目望見山河,而感慨國土淪亡,相對哭泣。後指懷念故國或感時憂國的悲憤心情。

 

倚馬可待

比喻文思敏捷

倚馬千言、七步賦詩

拾人牙慧

比喻抄襲別人的言論、主張

 

坦腹東床

指(當)女婿

東床快婿、乘龍快婿、東床嬌婿、東床嬌客

絕妙好辭

讚美文章美妙

字字珠璣、金章玉句

吳牛喘月

江南炎熱,水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便開始喘氣。比喻見到曾害怕的類似事物而產生驚懼。

杯弓蛇影

酒澆壘塊

比喻懷才不遇,借酒澆愁。

 

劉伶病酒

稱人嗜酒如命

 

望梅止渴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畫餅充飢

洪喬之誤

比喻書信寄失

洪喬擲水

東山再起

比喻再度做官或失敗後捲土重來

 

鶴立雞群

比喻人超群出眾

 

蒲柳之姿

比喻身體虛弱早衰

 

楚楚可憐

本形容松枝纖弱柔美。後形容柔弱動人,讓人心生憐愛。

 

枕流漱石

形容隱士情志高潔

枕石漱流

盲人瞎馬

比喻非常危險

 

入幕之賓

原指參與機要的重要幕僚,或形容關係親近。現也指情夫

 

十、延伸學習

()招隱詩  左 思

第一首寫尋訪隱士以及對隱居生活的羨慕。

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雪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亦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糧,幽蘭閒(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語譯:持杖入山尋訪隱士,荒蕪的路途似乎從古到今橫塞著。山巖上只有洞穴沒有房屋建築,山丘中卻有人在彈琴。朝北的山脊覆蓋著白雪,山南的樹林已有紅花閃耀。泉水在美玉般的山石間激盪,小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浮沉。不一定要有絲竹之類的管弦樂器,山水間自有清美的樂音。何必要自己放聲歌唱,風吹過灌木叢自有聲聲悲吟。秋菊可以兼作乾糧,採來幽蘭佩在衣襟。在世途間猶豫徘徊,只會心力疲乏,還不如拋棄官職歸隱山林。

第二首寫自己隱居的情形,表示人生貴在適志。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弱葉棲霜雪,飛榮流餘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非吾屈,首陽非吾仁。相與觀所尚,逍遙撰(選)良辰。

語譯:我開始營建東山隱居的屋舍,樹木的果實落在地上,長成了一叢叢的小灌木。屋前有一口清寒的水井,暫且可以使心神瑩潔爽快。滿山鮮明青翠的林木中間,只有竹林和柏樹能夠保持自己的本性。細弱的樹葉棲留在霜雪中,飛花漂流在斷斷續續的泉水上。爵位和佩帶之物雖然榮耀,但不能愛好成癖;時運有好有壞,但要根據具體情況或進或退。繫上印綬做官就會被世事纏繞牽掛,彈彈官冠也能除去塵埃汙垢。柳下惠少連的屈己受祿不是我所說的屈志辱身,伯夷叔齊隱居於首陽山也不是我所說的仁。彼此欣賞各自崇尚的志願,我選擇優遊自在的美好時光。

(二)坦腹東床  世說新語 雅量

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ㄩˋ,告訴〕〔使者〕:「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報告〕曰:「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食,如不聞。」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語譯:太傅在京口時,派門生送給王導一封信,要在家子姪中挑選一名女婿。王導對使者說:「您到東廂房去,任意挑選。」門生回來,稟告太傅說:「家諸位公子都值得讚美,聽說來選女婿,個個都謹慎言行,拘謹而不自然,只有一位公子,在東床上裸露肚子吃東西,好像沒聽到這件事似的。」太傅說:「就是這個人好!」派人詢問,原來是逸少王羲之),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他了。

(三)管寧割席  世說新語 德行

  管寧〔ㄏㄨㄚˋ〕〔ㄒㄧㄣ〕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讀如故,廢書出看。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語譯:管寧華歆在菜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揮動鋤頭把金子看得跟瓦片石塊沒什麼兩樣,華歆捉起金子看了看才把它扔走。又一次,兩個人一同坐在席子上讀書,有一個高大的車輛經過他們的房門,管寧依舊讀書,華歆放下書本出去觀看,管寧割開席子跟華歆分開坐,同時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四)庾公有的盧  世說新語 德行

  公乘馬有的盧,或語〔ㄩˋ,告訴〕令賣去。公云:「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豈〕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語譯:庾亮的乘馬中有一匹的盧,有人要他把的盧賣去(相傳的盧的主人多半橫死)。公說:「我賣了的盧,一定又會有買主,怎麼可以把對自己不好的東西移給其他人呢?從前孫叔敖為了後人著想,殺了雙頭蛇,自古成為佳談,我學習他,這態度豈不通達!」

(五)吉人之辭寡  世說新語 品藻

  王黃門兄弟三人俱詣〔ㄧˋ,拜訪〕公,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寒溫而已。既出,坐客問公:「向〔先前〕三賢孰愈?」公曰:「小者最勝。」客曰:「何以知之?」公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

語譯:王徽之兄弟三人,連袂拜訪謝安王徽之王操之多談俗事,王獻之則只寒暄一下而已。三人離去後,坐客便問謝安:「剛才三兄弟哪個最佳?」謝安答說:「小的最好。」客人再問:「何以見得?」謝安說:易經 繫辭上說:『賢良的人很少說話,浮躁的人話多。』推此可知。」

(六)今之視古,猶後之視今  世說新語 規箴

  京房漢元帝共論,因問帝:「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國之君,各賢〔以……為賢〕其臣,豈知不忠而任之?」稽首曰:「將恐今之視古,亦猶後之視今也。」

語譯:京房漢元帝一同談論國事,順勢問元帝說:「周幽王周厲王這些國君為什麼滅亡?他們任用的臣子有哪些?」元帝回答:「他們任用的人不夠忠誠。」京房又說:「明知他們不忠還重用,又是什麼原因呢?」元帝說:「亡國的國君,各自以為自己的重臣賢德,哪有知道不忠還重用他們呢?」京房深深一稽首說:「我想未來的人看現在的現象,就像現在我們在回顧往昔一樣吧!」

(七)長安何如日遠  世說新語 夙慧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語譯:晉明帝才幾歲的時候,坐在晉元帝的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洛陽的消息,(聽到百姓的苦狀)忍不住流下眼淚。明帝問他為什麼哭泣,元帝詳細地說出當初渡江東來的苦心。元帝順勢問明帝:「你認為長安和太陽哪個遠?」明帝說:「太陽遠!從來沒聽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由此可知。」元帝覺得很奇特。第二天,聚集群臣宴會,告訴他們這件事,又再問一次。明帝居然回答:「太陽近!」晉元帝臉色改變,問說:「為什麼你說的跟昨天說的不一樣?」明帝回答說:「抬頭可以看到太陽,卻看不到長安啊!」

(八)嬌女無奈嫁王郎  世說新語 賢媛

  王凝之 夫人既往氏,大薄〔非常輕視〕凝之。既還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之曰:「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不意天壤之中,乃有郎!」

語譯: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乃是謝安姪女,嫁到家後,很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回娘家作客時,便露出一副不悅的神情。謝安見著,便勸解道:「王凝之王羲之的兒子,頗有才華,妳有什麼不滿意嗎?」謝道韞聽完慰解之詞,再也按捺不住,便哭訴起來:「我們家一門,叔父當中,有阿大謝尚)、中郎謝奕,群從兄弟當中,則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哪一個不是一等一的好男子。沒想到天地之間,竟有郎這種人物!

(九)小時了了  世說新語 言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雋材清稱〔有名望的人〕及中表〔堂兄弟、表兄弟,此指近親〕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自稱的謙詞〕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老子 李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累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ㄨㄟˇ〕後至,人以其語語之。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大踧踖〔ㄘㄨˋ ㄐㄧˊ,侷促不安的樣子〕

語譯:孔融(字文舉)十歲時,隨父到京城洛陽。當時李元禮李膺)在京城名聲很大,擔任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都是才華出眾、有名望或家的近親,才給通報。孔融來到家門口,對守門的小吏說:「我是府君的親戚。」經通報後,孔融走到前廳坐下。李元禮問:「你與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即老子)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過友好往來的。」李元禮和其他賓客聽了沒有一個不感到驚奇。太中大夫陳韙過一會兒來了,別人把孔融剛才的話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後未必就有什麼成就。」孔融對答說:「想必您小時候一定是聰明伶俐。」陳韙聽了,感到非常局促不安。

(十)支公好鶴  世說新語言語

  〔即遁,字道林代名僧〕好鶴,住,有人遺〔ㄨㄟˋ,贈送〕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意惜之,乃鎩〔剪除〕其翮〔ㄍㄜˊ,羽毛〕。鶴軒翥張翅欲飛,翥,ㄓㄨˋ〕不能復起,乃舒翼反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

語譯:支遁愛鶴,當他住在剡縣東邊的時,有人送兩隻小鶴給他;過了不久,鶴的翅膀長成想要鼓翅飛去,支遁由於捨不得,便剪除了鶴翅膀上的硬羽。鶴張開雙翅卻不能飛,於是回過頭來看著自己的翅膀,看起來好像有懊惱沮喪的意思。支遁見了,感嘆說:「鶴既然具有一飛沖天的資質,又怎肯讓人拿來作為耳目玩賞的對象呢?」於是調養雙鶴,使牠們的翅膀再長成後,支遁便放開牠們,任其飛去。

(十一)吳牛喘月  世說新語言語

  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風,實密似疏,有難色。帝笑之,答曰:「臣猶牛,見月而喘。」  

語譯:滿奮怕風吹,在晉武帝身旁陪侍時北邊的窗戶用琉璃屏風遮擋,屏風緊密無縫,可是看起來卻是疏落的,滿奮的臉上有為難的樣子。晉武帝對他的窘態感到好笑,滿奮回答說:「我猶如牛,見到月亮便喘。」

(十二)楊修知曹操心意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袁本初,治裝,餘有數十斛竹片,咸長數寸,眾並謂不堪用,正令燒除。太祖甚惜,思所以用之,謂可為竹椑楯,而未顯其言。馳使問主簿楊德祖。應聲答之,與帝正同。眾伏其辯悟。

語譯:曹操出征袁紹(字本初),整治軍事裝備後,還剩有數十斛竹片,全都是數寸長的小竹片,大夥認為是無用的廢物,想乾脆放把火燒了。曹操心覺可惜,想了一下這些東西可能的用處,認為可用來做成橢圓形竹盾,但只將這想法暗藏心中,並未對外明說。於是派人去問楊脩可作何用。沒想到楊脩立刻就回答,而所答正與曹操所想無異。大家都因此甚為欽服楊脩辯悟的速捷。

(十三)不可無竹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語譯:王子猷有一次暫住人家空宅,一到來就叫人種竹子。人家便問:「只是暫住,何必那麼麻煩呢?」王子猷嘯詠良久,然後直指著竹子說:「哪裡可以一日無它呢?」

(十四)劉伶脫衣醉酒  世說新語任誕

  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ㄎㄨㄣ,褲子〕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語譯:劉伶常常狂飲放蕩不羈,有時脫去衣服,光著身子在屋中。有人看見了,就譏笑他。劉伶說:「我把天地當作房屋,把屋室當作褲子,你們幾位為什麼進入我的褲襠裡?」

(十五)面如敷粉  世說新語 容止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敷、塗抹〕粉。正夏月,與熱湯餅〔麵食〕,既啖〔ㄉㄢˋ,吃〕,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語譯:何晏(字平叔)的姿態、儀表都很俊美,而且臉面十分白淨,魏文帝懷疑他是擦了粉。所以在酷暑炎夏,故意送給他熱湯麵吃。他吃後,大汗直冒,用官服衣袖擦汗,越擦臉色越光潤白淨。

(十六)絕美絕醜  世說新語容止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遊遨,於是群嫗〔ㄩˋ,婦人〕齊共亂唾之,委頓〔頹喪的樣子〕而返。

語譯:潘岳有美妙的姿態和容貌,並且神韻出眾。少年時,挾著彈弓在洛陽大街上走,婦女們遇到了,沒有不手拉著手圍住他。左思(字太沖)長得很醜,也仿效潘岳的樣子在大街上漫遊,於是成群的婦女一齊朝他亂吐唾沫,弄得他頹喪狼狽而回。

(十七)看殺衛玠  世說新語容止

  衛玠豫章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先有羸〔ㄌㄟˊ,衰弱〕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語譯:衛玠豫章郡到京都,人們久聞他的名聲,圍觀的人如同一堵牆。衛玠身體本來就弱,受不了這種勞累,終於得了重病死去。當時的人說:「大家看死了衛玠。」

十一、歷屆試題精選

1.漢字由於多數是「合體成字」,因而可以透過拆開、拼組的方式產生語文趣味,例如「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就是利用「秋」、「心」可拼成「愁」字來造句。下列對聯,也利用此一漢字的特性製造諧趣的選項是 (A)白店白雞啼白晝,黃村黃犬吠黃昏 (B)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C)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甩;思前想後看左傳,書往右翻 (D)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92.學測〕

答案:(B)

解析:(A)顏色字的類疊。(B)「鳥」入「風」中銜去蟲à鳳;「馬」來「蘆」畔吃盡草à驢。(C)東南西北、前後左右,都是方位字。(D)並非「合體成字」,而是分別將上、下聯一、二句首字結合成詞。出自 吳文英〈唐多令〉。

2.                                   〔92.指考〕

  (唐)太宗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1)依據內容研判,這段文字最可能出現在 (A)《昭明文選》 (B)《世說新語》 (C)《資治通鑑》 (D)《人間詞話》。            

(2)唐太宗對封德彝的告誡,正可以說明 (A)君子不器 (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C)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D)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答案:(1)(C);(2)(D)

解析:(1)題幹引文為唐代人物對話。(A)《昭明文選》選錄先間的詩文,不包含唐代。(B)《世說新語》敘述東漢東晉名人高士的軼事趣聞,亦不可能記載唐朝的事蹟。(C)《資治通鑑》記載戰國五代,包含唐朝,為正確答案。(D)《人間詞話》乃初詞論名著,並無記載人事蹟的內容。

  (2)唐太宗認為用人要取其所長,不可妄稱天下無才。而封德彝(ㄧˊ)缺乏知人之明。

語譯:唐太宗下令要封德彝舉用賢人。過了很久,封德彝都沒有舉用賢人,太宗就責問德彝封德彝回答說:「我怎麼敢不盡心去辦理?但是,現在還沒有發現有特殊才能的人。」太宗說:「前代的聖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樣,用其所長,哪有向別的朝代借用人才的呢?正擔憂自己不能去發掘人才,哪能說全天下沒有人才呢?」

3.下列各組「 」中字、詞意義相同的選項為 (A)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B)「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迹/「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C)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 (D)居頃之,「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 (E)見生枯瘠疥癘,殆非人狀。(李)娃意感焉,乃謂曰:豈非某郎也?生憤懣「絕倒」,口不能言,頷頤而已/王平子邁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聞衛玠言,輒嘆息「絕倒」。       93.學測〕

答案:(B)(D)

解析:(A)風度才華。語譯:我很喜歡孟浩然,他風雅瀟灑的風度和超然不凡的文學才華,天下聞名。出自李白〈贈孟浩然〉/指男女情事、不正當的男女關係。(B)先前。語譯:從前所喜歡的,轉眼間已成舊事。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語譯:先前我進去弔唁的時候,看見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兒子一樣,有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親一般。出自《莊子‧養生主》。(C)往。語譯:超絕雲氣,背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而往南海。出自《莊子‧逍遙遊》/恰巧。語譯:這時魯仲連恰巧遊歷到趙國,正逢軍圍困趙國。他聽說魏國想叫趙國為帝。出自《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D)恰逢、適逢。語譯:過了一陣子,恰逢燕國太子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出自《史記‧刺客列傳》/語譯:李同於是和三千人共同抵抗軍,軍因此退後三十里。又恰逢楚國魏國救兵到來,兵於是停止進攻,使趙國得以保全。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E)昏倒。語譯:看見生又乾又瘦,滿身疥瘡,幾乎不成人形。李娃極為激動,就對生說:你不是某公子嗎?生看到李娃,氣憤得快要昏倒,一句話也說不出,只能點頭而已。出自白行簡《李娃傳》/佩服。語譯:王平子超越當代俊秀之才,很少推崇佩服他人。但每次聽到衛玠的言論,往往為之讚嘆佩服。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

4.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及體裁,對應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虬髯客傳〉/元稹/唐人傳奇小說 (B)《水滸傳》/施耐庵/宋人話本小說 (C)《老殘遊記》/劉鶚/清代章回小說 (D)《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志怪小說 (E)《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宋志人小說。

                                 94.學測〕

答案:(C)(D)(E)

解析:(A)〈虬髯客傳〉的作者是 杜光庭 元稹所作為《會真記》,又名《鶯鶯傳》。(B)《水滸傳》為初的章回小說。

 

5.閱讀下列文字後,回答下列問題:                                      94.指考〕

(甲)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為爾!」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世說新語‧方正》)

(乙)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世說新語‧惑溺》)

(1)根據上引兩段文字,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甲)(乙)兩段文字中,作為動詞用的「卿」字共有七個 (B)「庾卿之不置」的「卿」和「卿自君我」的「君」字,詞性不同 (C)文中所有「卿卿」的第一個「卿」字都是動詞,第二個「卿」字都是名詞 (D)「庾卿之不置」的「之」字和「誰當卿卿」的第二個「卿」字,都當賓語(受詞)用。

(2)由上引兩段文字內容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魏晉時期稱呼對方為「卿」,是一種下對上或卑對尊的敬稱 (B)庾子嵩因為王太尉敬稱他為「君」,故堅持稱呼王太尉為「卿」 (C)《世說新語》將(乙)段文字置於〈惑溺〉篇,反映當時人對女性堅持自我主張的不以為然 (D)王太尉對庾子嵩稱他為「卿」一事的態度,和王安豐對妻子稱他為「卿」的態度相同,都由反對轉為接受。

答案:(1)(B);(2)(C)

解析:(1)(A)兩則文字中當動詞的「卿」分別是:「卿」之不置、我自「卿」卿、常「卿」安豐、婦人「卿」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共有七個。(B)皆為動詞。

(2)(A)上對下、尊對卑、君對臣的敬稱;對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B)並無此因果關係。(D)王安豐的態度的確由反對轉為接受,但王太尉的態度則無線索可判斷有否改變。

語譯:(甲)太尉不願意和庾子嵩交往,庾子嵩依舊不停地以「卿」稱太尉。太尉說:「不准你這樣對我!」庾子嵩說:「你怎麼尊稱我隨便你,我要怎麼對待你也隨便我,我自會用我的原則待你,就像你自可用你的原則待我。」

(乙)王安豐的妻子,常以「卿」稱呼王安豐王安豐說:「婦人稱夫婿為卿,在禮法上算是不敬的作為,以後不要再這樣了。」他的妻子說:「因為親近你敬愛你,所以才稱你為卿,我不稱你為卿,誰能稱你為卿呢?」王安豐就真的聽從他的妻子所言了。

6.「阿堵」是六朝以來習見的稱代詞,猶如現代所說的「這個」。《世說新語》記載雅尚玄遠的王衍不屑講「錢」字,而稱之「阿堵物」,因此後世文人多以「阿堵物」稱代錢。下列文句中,「阿堵」所稱代的對象不是「錢」的選項是 (A)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 (B)蒓絲老盡歸不得,但坐長飢須俸錢。此身不堪「阿堵」役,寧待秋風始投檄 (C)秀才竊喜,自謂暴富,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母錢十餘枚寥寥尚在 (D)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95.學測〕

答案:(D)

解析:(A)「阿堵」意同於錢。全句指「世態冷暖,人情往往與身分地位有關,即使是親生兒女,有時還是依著富貴財力而有不同對待態度」。出自《拍案驚奇》第二十六回。(B)「阿堵」意同於錢。全句指「故鄉的蒓絲已經枯老了,依然回返不得,只因為必須仰賴俸祿解決生活問題。我已無法忍受被金錢勞役的生活,哪能到秋風起時才辭官歸隱。」晉朝 張翰見秋風起,乃思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有歸隱故里之思。出自陸游〈思歸引〉。(C)「阿堵」意同於錢。出自《聊齊志異‧雨錢》。(D)「阿堵」指眼睛。全句指「晉朝 顧愷之善畫人像,有時畫好的人形間隔數年還不點上眼睛。他人問起原因時,顧愷之說:『因為人物的身形美醜與神情意態無關,最傳神的神情意態,就在這個(眼睛)之上。』」出自《世說新語‧巧藝》。

7.閱讀下列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96.學測〕

  山公(山濤)與嵇(康)、阮(籍)一面,若金蘭。山妻韓氏,公與二人異於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負羈之妻亦親觀狐、趙,意欲窺之,可乎?」他日,二人來,妻勸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當識度相友耳。」公曰:「伊輩亦常以我度為。」(《世說新語》)

註:負羈之妻亦親觀孤、趙: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曹國,曹國大夫僖負羈之妻觀重耳身邊的孤偃、趙衰。

(1)下列關於山濤及其妻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山濤之妻有識人之明 (B)山濤之妻善妒而好猜忌 (C)山濤自認才能不輸嵇、阮 (D)山濤之才極受嵇、阮肯定。

(2)文中畫框線的「契」、「覺」、「以」、「勝」四個詞,各與下列選項「 」內相同的詞比較,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C)連橫〈臺灣通史序〉: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 (D)蘇軾〈留侯論〉: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答案:(1)(A);(2)(C)

解析:(1)山濤之妻可以由「穿墉而視」知道自己的夫婿只有氣度與二人相儔,可知她有識人之明。全文未提嫉妒,故(B)不正確。山濤以「伊輩亦常以我度為勝」表示山濤也有自知之明,故(C)不正確。同語亦可知肯定的是山濤的「度量」而非「才能」,故(D)不正確。

(2)(A)投合/合約。(B)感知/睡醒。(C)憑藉。(D)優點/盡(讀ㄕㄥ)。(前者為題幹詞義,後者為選項詞義)

語譯:公()和嵇康阮籍才見一次面,就情投意合。山濤的妻子氏,覺得丈夫與這兩人不是一般的朋友,就詢問山濤山濤回答說:「當今可以做我朋友的,只有這兩位而已。」妻子說:「古時僖負羈的妻子,也曾經親自觀察過孤偃趙衰,我想偷看他們一眼,可以嗎?」有一天,來到山濤家,氏勸山濤把客人留下來過夜,並準備了酒肉。夜裡,她通過牆縫看他們,一直看至天亮,竟忘了回去。山濤進入內室,說:「這兩人怎麼樣?」妻子說:「你的才華遠遠比不上他們,只可憑藉見識氣度和他們交往罷了。」山濤說:「他們也常常認為我的度量好。」

8. 關於下引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郗太傅(郗鑒)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王導)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王羲之),因嫁女與焉。」

                                                                   (《世說新語‧雅量》) 

(A)「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是送書卷作為見面禮 (B)「丞相語郗信」,是說王丞相口授回信給  郗太傅 (C)「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一郎」是指王家的大少爺 (D)「郗公云:『正此好!』」郗鑒擇王羲之為婿,是因為他不做作,是個率真的人。        96.指考〕

答案:(D)

解析:(A)派門生送一封信給丞相。(B)丞相告訴太傅的使者。(C)一名公子。語譯:太傅在京口時,派門生送給王導一封信,要在家子姪中挑選一名女婿。王導對使者說:「您到東廂房去,任意挑選。」門生回來,稟告太傅說:「家幾位公子都值得讚美,聽說來選女婿,個個都謹慎言行拘謹而不自然,只有一位公子,在東床上裸露肚子吃東西,好像沒聽到這件事似的。」太傅說:「就是這個人好!」派人詢問,原來是逸少王羲之,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他了。

9.下列是一段古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一人獻一鷹。

甲、故為獵於雲夢,罝網雲布,烟燒漲天,

乙、此鷹軒頸瞪目,遠視雲際,無搏噬之志,

丙、王曰:「吾鷹所獲以百數,汝鷹曾無奮意,將欺余耶?」

丁、文王見之,爪短神爽,殊絕常鷹,

戊、毛群飛旋,爭噬競搏,

獻者曰:「若效於雉兔,臣豈敢獻?」(劉義慶《幽明錄》)

(A)甲乙戊丙丁        (B)丁甲戊乙丙 (C)戊丁乙甲丙    (D)丁甲丙乙戊。 100.學測〕

答案:(B)

解析:「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一人獻一鷹」應接續對此鷹的描述,故以(丁)項的「文王見之,爪短神爽,殊絕常鷹」最適合。當狩獵開始時,應先言(甲)項的「故為獵於雲夢,罝網雲布,烟燒漲天」,再接(戊)項的「毛群飛旋,爭噬競搏」。(丙)項的「汝鷹曾無奮意」,應在(乙)項的「無搏噬之志」之後。最後則是先有(丙)項的「王曰」,才會有「獻者曰」之語。題目引文對原文有所刪削,以下將「獻者曰」的文字補齊︰「俄而,雲際有一物凝翔,鮮白不辨其形,鷹便竦翮而升,矗若飛電。須臾,羽墮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鳥墮地,度其兩翅,廣數十里,眾莫能識。時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鵬雛也。」文王乃厚賞之。

語譯:楚文王年少時喜歡打獵,於是有人獻了一隻獵鷹給楚王楚王看那鷹腳爪姿態雄健神俊,與其他獵鷹大大不同,因此便到雲夢大澤舉行盛大的狩獵,準備讓神鷹大展身手。在狩獵場上,大網星羅雲布,到處都是;用以驅趕野獸的煙火,燃燒熾烈布滿整個天空;楚王的其他獵鷹成群的在天空盤旋,對獵物爭先恐後的吞噬搏鬥。而這隻神鷹卻只是伸著脖子瞪大眼睛,遠望雲端,一點也沒有去搏鬥吞噬的興趣。楚王對獻鷹的人說:「我的其他獵鷹已捕獲了數百隻獵物,而你的獵鷹竟然沒有一點奮發的鬥志,你是在欺騙我嗎?」獻鷹的人說:「神鷹的厲害,若只是能抓到一些山雞、野兔而已,那麼我哪敢獻給大王?」不久,從雲端極遠處飛來一個東西,在高空中滑翔,遠望彷彿定住不動一樣,看起來鮮明潔白,而不能分辨其形狀。神鷹突然拍起翅膀升空而去,筆直的往上衝,迅速得像雷電一般。不久,許多羽毛如雪花般從空中飄下,許多血滴噴濺像在下雨,最後有一隻大鳥砰然落地,眾人量大鳥兩邊翅膀展開後的長度,竟有數十里長,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鳥。當時有能通曉各種事物的人說:「這是傳說中的大鵬鳥的幼雛。」楚王於是大大的賞賜了獻鷹的人。

10.下列有關「小說」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劉義慶《世說新語》是一部情節完整的志人小說 (B)杜光庭〈虬髯客傳〉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志怪小說 (C)曹雪芹《紅樓夢》是一部以家族大團圓為結局的言情小說 (D)劉鶚《老殘遊記》是一部反映政治黑暗與關心民生疾苦的章回小說。                                                            101.指考〕

答案:(D)

解析:(A)劉義慶《世說新語》為筆記志人小說,情節不完整。(B)杜光庭〈虬髯客傳〉結構完整,但為「傳奇」小說,非志怪小說。(C)曹雪芹《紅樓夢》是一部言情小說,但以悲劇收場,並未以家族大團圓作為結局。

11.閱讀下列小說,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102.指考〕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後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沾羽飛而灑水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對曰:「雖知不能救然嘗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天神感應即為滅火。 

劉義慶宣驗記鸚鵡滅火》)

A)「雖樂不可久也」意謂鸚鵡預知山中將有災禍  B)「入水沾羽,飛而灑水」歌詠鸚鵡的渴望自由  C)「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贊許鸚鵡的不屈不撓  D)「禽獸行善,皆為兄弟」呈現鸚鵡對山中禽獸的感恩  E)作者描述了「不忍」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答案:D)(E

解析:選文藉鸚鵡「知其不可而為之」——隻身滅火的行為,彰顯鸚鵡知恩圖報的情操。(A)「雖樂不可久也」意思為「這裡雖然快樂,但終究不能長久居住。」並未言明鸚鵡有預知的能力。(B)歌詠鸚鵡即使力量薄弱,仍奮力滅火。(C)質疑鸚鵡隻身滅火的行為毫無用處。(D)「行善」此處指友善,所以鸚鵡懷著感恩之心。(E)「不忍」指「不忍見耳」一句:我不忍見他們被燒死。「知其不可而為之」指「雖知不能救,……不忍見耳」一段。

語譯:有一隻鸚鵡飛到別座山棲息,山中的禽獸都敬愛看重他。鸚鵡自己心想:「我在這裡雖然快樂,但終究不能長久住在這裡啊。」便飛走了。幾個月後,這山起了大火,鸚鵡遠遠見到,便飛到水中沾溼羽毛,飛到這座山上灑水滅火。天神看了說:「你雖然有意志要滅火,但是以你(小小身軀)怎麼能滅得了火?」鸚鵡回答說:「我雖然知道自己救不了火,但是我曾借住在這座山裡,那裡的禽獸對我很友善,所以都是我的兄弟,我不忍見他們被燒死。」天神聽了深受感動,就幫助他把火滅了。

 

 

 

 

12.右圖是兩副吟詠鄭成功的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組成原則,選出最適合的選項:   103.學測〕

甲、方知海外有孤忠  乙、稱名則婦孺皆知 

丙、敢向東南爭半壁   丁、舉目有河山之異

 

1

2

3

4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對聯的上聯末字須用仄聲下聯末字須用平聲,但符合條件的(丙、丁)、(甲、乙)項都已分別被安排在上、下聯位置,因此本題只能從文意判讀。第一副上聯「東海望 ,風景不殊」,「風景不殊」出自《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若讀過原文,可直接先選(C)D)。若未讀過原文,「不殊」,意為「一樣」,接丁項的「舉目有河山之異」,正反相續,文意轉折正確。下聯「南天留祠宇,雄圖雖渺」,接乙項的「稱名則婦孺皆知」,「雄圖雖渺」與「婦孺皆知(名號顯揚)」對列,文意轉折與上聯相同。確定了第一副對聯,第二副對聯的下聯就是「甲」。若從文意判斷,第二副上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的「兩島屯師」指軍隊數量不多,接丙項的「敢向東南爭半壁」,文意轉折正確。下聯「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接甲項的「方知海外有孤忠」,其「一隅抗志」與「海外孤忠」意義連貫。

典故: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鄉邀新亭,藉卉飲宴。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囚相對?」(語譯:南渡長江建康的士大夫,每到天氣晴朗的日子,就彼此邀約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飲宴。武城侯 周顗在坐在中間嘆息說:「新亭的風景跟中原沒有不同,只是國土(中原)淪亡了!」在座的人都相對哭泣。丞相王導神色嚴肅地說:「大家正應該同心努力,收復中原,怎麼至於像被俘在晉國人那樣,一味相對悲泣而毫無辦法呢?」《世說新語‧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