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子厚墓誌銘主旨練習

閱讀寫作練習(一)

一、閱讀下面的引文,並回答問題:

其召至京師,而復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裡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於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節錄自〈柳子厚墓誌銘〉)                                         

請以50字以內的文句寫出引文主旨。

 

二、閱讀以下兩首唐朝送別詩,並回答問題: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暮春送別〉韓琮)

兩首詩都寫道「水」,他們各有何寓意?

【寫作說明】

一、

1.主旨句「士窮乃見節義」先寫出來會比較清楚。

2.此篇為〈柳子厚墓誌銘〉,所以書寫的對象為柳宗元,非一般人,行文時要注意語氣。

3.全文前後分寫柳宗元及一般人行徑得比較,兩者都要掌握。

4.字數不可超過。

二、

1.詩的題目很長,書寫時可用甲詩、乙詩說明,如此可以增加書寫的空間。

2.第二首宜注意「古今情」所表現的意象,寓含「人世滄桑、天下興亡」之情,不宜只注意「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3.「宮前水」即滻水,這條宮前水,不僅流盡了成千上萬有才、有為、有志者的大好年華,而且也流盡了腐朽沒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國運。正如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說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4.詩中表現離情,非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作品示範】

一、

1.士窮乃現節義,子厚在身遭貶謫之際上能在夢得被遣至至播州時為他請命,不若一般朋友遇利害便落井下石,如此氣節令人佩服。(三公 黃婕茵)

2.頌揚柳子厚雖身遭貶謫,猶為了劉禹錫請求「以柳易播」的情操,並感慨現今多人面臨利害衝時對朋友落井下石的行為,頌讚柳宗元「士窮乃現節義」。(三毅 李奕欣)

3.士窮乃現節義,柳子厚身處患難仍為劉禹錫設想,作者塑造其正面形象,而以負面事例批判常人「臨小利害反眼若不相識」的醜態(三毅 王馥麗)

二、

1.甲詩寫江水綿長悠悠恰如作者送韋參軍的離愁,江水阻隔南北,作者僅能在江南望著行舟漸漸消失在江中,水悠悠,情也悠悠。

乙詩的水是流光,不忍聽水聲是因為聽到韶華消逝的跫音,同樣的,暮雲跟樓閣在古今的變遷下透出的世事滄桑的情感,物是人非,只有時光的河流依然在流淌。(三毅 黃星瑀)

 

2.甲詩中,江水一望無涯,似那道不進的離愁,而船漸行漸遠,那離愁更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三毅 蔡明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