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寫作:發聲

 

引導寫作:發聲

散文陳列先生在一次文學獎得獎感言裡說:「我生長於農家,農人的苦樂、農村的變貌和土地的生息,對我的感思一直有著不小的影響。……我總覺得該為沈靜的鄉間生活和大地說些話。」當時陳列的創作中心是為「為沈靜的鄉間生活和大地」發聲,而現在還是學子的你,又會希望為甚麼而發聲呢?你為甚麼會關注這個議題?你又觀察到甚麼?你有任何想法、做法或建議嗎?請以「發聲」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記敘、抒情、議論皆可,文長不限。

【範例一】

手拿著擴音器,頭上綁著布條,領頭之人聲嘶力竭地吶喊,而身後一群手舉各種標語的群眾也激動地大聲附和。這樣的場面在台灣並不少見,或因勞資糾紛、或因土地徵收、或因新法研擬,而無論訴求為何,他們如此勞師動眾、用力喊叫的目的都只有一個——被聽見。

越來越多人想要發出聲音,於是現今社會是震耳欲聾的吵雜。但我看見一群人,張開嘴巴卻無法被人聽見,這不是他們不會說話,而是因為他們有著和我們不同的外貌,因為他們和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

外勞,一群生活中處處可見卻彷彿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我開始關心這群「無聲」的人,是從家中幫傭逃跑的時候開始。那是在我家待了好幾年的菲傭平常和我們也相處的很好,卻在她要回到菲律賓的一週前離開了。那時我不理解,為何她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將讓她從此在台灣便要提心吊膽,甚者可能再也回不了家。

直到我長大了些,才明白這群人的辛酸。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仲介的剝削。它們所以來到台灣就是為了賺錢,但一開始就要付出巨額的仲介費,兩相抵消之後,前幾年基本上沒有甚麼收入。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外勞雖不至於歧視,卻也稱不上平等,我常見到有人看到外勞聚集便繞道而過,而他們離鄉背井的苦楚更是ㄧ般人所難以想像,然而待在台灣的處境既然不佳,為甚麼仍有罵麼多人千方百計地想要留下?我無法想像,另一種生活會是如何不堪?

我願這群千里迢迢來台工作的外傭,能獲得更平等的對待;願眾人皆能安身立命,不用惶惶度日;也願所有不平被看見,所有被掩蓋的細微聲音能被清楚聽見,我想為這群外勞發聲。(三毅 陳景立)

老師說:作者以流暢之筆、凸顯的題材寫對外勞的關懷,表現出一種溫柔的人道情懷。建議一、二段精簡為一段,對於替外勞發聲可以提出明確有力的訴求,甚而提出可以替外勞發聲的方法。

【範例二】

「真是不敢相信,我們居然說出來了!」我和茵從司令台上走下來。就在幾分鐘前,我們上台對著全校宣導如何正確地回收餐盒,並且為台北的化糞池發聲。「現在回想起來,也真覺得不可思議!很好奇影片姊會怎麼想呢?」

半個月前,我和茵被別班的女同學錄到在廁所的流理臺上清洗餐盒,一路被檢舉到衛生組長那兒。令人困惑的是,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著要把餐盒洗淨再回收,至於湯汁則是倒入馬桶沖掉;全校都是這麼做的,而如今我們奉公守法換來的卻是一支警告。心中諸多的不平衡促使我們主動去了解,原本只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卻從中發現了驚人的事實。

現今台灣已有許多化糞池失去了功能,絕大多數的原因便是人們會將各式各樣的東西沖入馬桶,如菜渣湯汁、過期異體藥物、家用汙水等。人們以為化糞池內的細菌能夠代謝一切髒亂,殊不知它們出師未捷身先死,因為難以忍受惡劣的生存環境。細菌少了,便沒有更大的能力去處理日積月累的更多汙穢,終而失去功用。而這一次的事件,讓我們第一次驚覺到自己的無知為環境帶來了這麼大的影響,於是我們開始勸導同學,告訴他們化糞池的危機,更希望大家將這個觀念宣傳出去,以阻止被誤解的觀念被繼續傳播。

但如此做仍然覺得不夠,於是我們接受學校的委託,開始守護每間廁所的洗手台,左們創作了小獅張貼在牆上,呼籲正確的回收方式,更進一步寫了宣導文章發布在學校的公報上傳,希望大家都能夠知道這個鮮為人知的真相、並讓它成為常識。

而如今我們站在臺上,為它發生。不再只是為了一時的憤慨,抑或只是想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希望別再讓一個人的無知在無形中破壞了環境,更希望大家都能和我們一樣,鼓起勇氣勇敢說出來,為心中的那一個理念發聲。

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老師說:對於「發聲」的訴求內容、原因及作法等各方面都有照顧到,堪稱一篇內容飽滿結構完整的作品,但第一段「很好奇影片姊會怎麼想呢?」等字,由於前後文中並未交代,會讓讀者一頭霧水,建議刪掉;最後一段在文氣上有蛇足之失,刪掉反而使駔品更精煉。二、三兩段有清晰的說明但其長度始作品的點題時機被延後許多,建議再精簡一些。

【範例三】

台灣之學界的重量級作家黃春明,少年時期曾幫大龍峒附近的妓女戶修理電扇,為這些柔韌而堅強的女人發聲,而寫了看海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甫見了酒肉和屍骨的悲劇,為天下蒼生發聲而作三吏三別;已逝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生在種族不平等的時代,以二十七年的歲月為黑人同胞發聲。而我見識淺薄,不足以理解民生疾苦,儘能為我所見到的,隱藏的真相發聲。

如何用數學唬人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例子,揭發了數字的陷阱。曾有一組統計資料顯示,喝可樂會提高小兒麻痺的風險。但後來有人發現,這兩者是正相關的原因,只是因為小兒麻痺好發於夏天,而此時人們對可樂的需求也增加了。多少的研究資料出現了這種愚蠢的錯誤呢?多少人因此被打壓,冤屈不得昭雪?如今人們常因媒體恐嚇而惶惶不安,不知有多少人能了解可樂和小兒麻痺的關係?

另外,現今同性戀議題正紅,有不少非基督徒抨擊聖經,妄加解釋經文,不尊重此信仰,不了解真正的聖經涵義及完整的思考邏輯,前些年九一一事件,伊斯蘭文化頓時成了男女不平等、封閉、極端的代稱,大家忽視了中東的文化背景及和諧的宗教世界,在主流思維管中窺豹的片面解釋之下,能理解完整的宗教信仰,尊重其看法的人,恐怕是愈來愈少了。

在現今的社會中,媒體左右了群眾思想,絕對的語氣,鏗鏘的字眼,彷彿自己是神,能毫釐不差地預知明天。我想為那些被隱藏的真實發聲,提供這個世界不同的聲音。如果,這個世界上多一個人喜愛玫瑰的刺,多一個人關注貓熊瀕危的處境,多一個人願意了解——而不是只是知道——加爾各答燠熱的雨水,寒涼的人心。正義的聲音,便傳揚了一分。三公 32 楊宛芸

老師說:此篇下筆精簡有力,予人深刻的印象。首段文末在點出自己所欲發聲的對象時說:「而我見識淺薄,不足以理解民生疾苦,儘能為我所見到的,隱藏的真相發聲。」隨然於理無誤,但似可不必如可謙抑,蔡能與先前的氣勢相襯。末段收束顯得倉促,分常可惜。

【範例四】

夜光灑在鐵皮屋上,斑駁的油漆看來特別顯眼,在星光下,殘缺不全地反射些微亮光。山風吹過周遭的草叢,窸窣窸窣正如屋內人的嘆息,他們曾經英勇、顯赫一時,而如今他們沒有身分、沒有錢財,過著似吉普賽人的流浪生活。

他們是當年國共內戰失利時,經雲南、退守泰緬邊境的國軍。民國三十八年,蔣中正帶著所剩的兵力遷臺,他們則奉命守在泰緬與中國交接的不毛之地,等待反共復國的良機。那時,他們四千五百餘人,都是部落中的菁英,背負重任,跋山涉水,準備一展忠精報國的抱負。然而,事過境遷,如今臺灣和中國致力發展友好關係,不再屬於任何一方的棋子的他們,漸漸被政府、被世人忘卻。在那裡,他們不僅無法取得任何國籍,連在如此貧瘠之地辛苦種出的作物也不被允許拿到市場上換取生活用品。老天玩弄了他們的青春,更沒有照顧他們的晚年。他們是一群心灰意冷,逐漸黯淡凋零的老兵。

他們,就是我要發聲的對象。第一次接觸這個議題是在閱讀陳義芝的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作者敘寫自己親身拜訪的經歷和所見所感勾起了我的興趣。後來,我詢問追隨蔣中正來臺的外公,他只輕輕地說,那些人在軍中都未再被提起。我上網搜尋,關於這群人的資料少之又少,更無人關心他們在戰後的境況。我不甘願,不甘願他們就如此被遺忘,所以我要發聲,要勾起政府對這群人的重視,也要喚起大眾對這件事的認知和關注。

我能寫信給行政部門,請他們派人關心現今在泰緬邊境生活的老兵,給予他們國籍身分和基本權利,並依照他們的意願在那協助建屋定居或辦理返臺。另外,也要政府給予他們現在退役軍人終身俸的待遇和過去幾十年的補償金。就算再豐厚的待遇也喚不回已逝的青春,但至少能肯定他們為國的犧牲和付出。

期許我的發聲能迴盪於山谷間,讓社會也一同發聲,為身處千里外卻和我們流著相同血液的老兵發聲。三毅 02 王英瑜

老師說:這篇作品選用了相當不錯的題材,第一段用精簡而清晰的筆觸寫老兵的處境,相當亮眼,文中雖然交代自己以要為這群人發聲,但是交代不夠詳細,讓人感受不到何以對此議題有如此強烈地為其發聲的意願,最後一段結束得倉促恐怕是時間的限制所致,因此,要努力把拜時間這個敵人。

【範例五】

現代人的冷漠彷彿是與生俱來的。

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我們的心靈演化出一道厚重的玻璃,著實而緊密地包圍住內在的情感。我們聽得見自記轟隆隆的回音,看得見自己的形單影隻,卻接收不到外在的訊息。最後連「你說甚麼」抑或是讀讀唇語也免了,我們開始試著享受在象牙塔裡的日子,儘管有些有些自欺欺人。

或許已與習慣相伴,使我們望失落的美好,而害怕改變的心態,與社會上頻傳駭人的的社會事件,皆成為我們不願對彼此坦白的理由。原本一個關愛的眼神,現在成了嘲笑反諷的眼光,我們不願相信人性的真誠,儘管孟子苦口婆地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一方面我們推崇孟子的偉大,另一方面卻不留情面地悖離他的理想。

其實,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發聲」。向他人吐露自己的想法不只是一種宣洩,更能進而得到雙向的溝通與交流。在任何議題得到解決以前,我們皆需敞開心胸好好討論,否則在玻璃內互瞪彼此,我們得到的往往是一種言不由衷。早晨醒來,親切地向鄰居說聲早吧!這樣的「發聲」不僅為心靈透進一道和煦的陽光,也證實了你是個溫暖的存在;上網的論壇針對社會議題輸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吧!這樣的地「發聲」不僅使你與世界接軌,也為自己在這大千世界中謀得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現在起,待人接物更友善,也更相信別人一些!這樣的「發聲」其實只是在為他人發聲,懂得看見別人的需求,就如同他人正以無聲的方式邀請你進入他們心裡的世界。

其實,現代人的冷漠是因時間日積月累而造成的。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時間能為我們的新竹起一道牆,定能委我們搭起一座友善的橋樑。或許不久之後,我們聽見的不再只是自己轟隆隆的回音,而是大家震耳欲聾的歡笑。

老師說:作者從需要為自己發聲的角度切入,想法新穎。起筆與結尾雖然互相照應,但是都從冷漠著筆,會有偏題之失,而前兩段最說明原因時則可以更加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