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第18屆世界安全衛生大會的心得
本次能有榮幸與本國職業安全衛生界諸多前輩到韓國首爾參加此次大會,收穫豐富,不但見識到世界各國如何協力來推動職業安全的工作,也看到KOSHA主辦此次大會相當成功之處,將來可以值得我們多方學習,謹就相關職業病防治的議題報告或討論結果作一整理。
(一)韓國職業病的監控
不似法定之職業病預防健檢或勞工補償,KOSHA自1997年起進行職業病的監控活動,包括9次大型研討會,43個補助計畫以及13篇發表的論文。KOSHA補助大學醫療研究之機構共通報了5,586個職業病個案,已深深影響歷年來職業病預防的策略,並且將朝向法令規定通報的方向來繼續推動。
KOSHA最初所訂的職業病監控的種類乃是在法令規定內尚未得以監控者,進行方式包括收集、分析、散播此職業衛生相關的資料,並激發後續的研究與預防工作。
首先進行的是1997年的職業性氣喘(仁川地區),並自1998年起擴展至職業性皮膚病,每年舉辦一次大會來尋求專家的經驗、知識與意見,並且在期間分享與討論監控的結果。KOSHA也分別建立了(1)區域模式(2)進階模式(advanced)。
自1998~2007年以來,這10年的統計5,586個職業病案例顯示最多的是骨骼肌肉系統(57%),氣喘(9%),肺癌(9%),皮膚病(7%),間皮細胞瘤(5%),但報告比較少的是重金屬中毒及肝病。
對此監控系統之研究也發現,就成本效益來看,發現職業病的效能比預防健檢來上數百倍之多,亦有建議未來應更擴展到 “職業健康”的監控,而不僅是職業病監控而已。
(二)職業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對於職業危害因素與職業病因果關係的調查,可以由勞動部、勞動福祉事業團體以及雇主(需經工會同意)向KOSHA提出申請。KOSHA本身也可以依其“流行病學調查委員會”的同意選擇對某些公司或行業進行職業病調查,以預防該類職業病的發生。KOSHA仿照美國NIOSH「健康危害評估」(Health Hazard Evaluation)方案的進行方式,常對工作環境、狀況及危害暴露的狀況工作評估。調查的結果除用來認定職業病因之外,並且經由對相關產業或製程系統性的監控勞工的健康,來預防新的職業病個案的發生,大約調查的職業病或職場危害因素的個案數應用在80~109件/年。
(三)職業病的統計
2007年總共有11,472件職業病,較2006年增加1,237人(12%),符合標準的職業病(如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者)占2,098件,較2006年減少3.5%,而“工作相關疾病”的病人數目(如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則有9,374件,較2006年增加16.3%。
(四)職業病預防健檢的品質改進
對於此類健檢品質的把關,關係勞工健康的確實保障以及職業病的及早發現,因此自1995年起KOSHA就執行QA program(品保計畫),來確認對特殊健檢的檢驗、分析判斷能力,以增進可信度及可靠度。例如對塵肺症的X光,肺功能的執行與判誤的QA,經由體檢現場檢查資料查核、判斷能力評估來對各健檢機構作評估以及教育。另KOSHA預計於明年起推動勞工到職業傷病醫師處作預防健檢,落實職業病預防健檢的精神(宗旨)。
(五)社會安全與職場健康促進
共同主辦單位之一,國際社會安全協會(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Association)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鑑於勞工的健康問題有其整體性,雖然職業傷病的防治這樣重要的工作,也未必能全面涵蓋,因此開始推動健康保險、職災保險、失能殘障保險的合作方案,例如德國社會災害保險(DGUV)就成功的推動了類似的機動式合作方案-Initiative Health and Work。韓國的國民健康保險也分頭對小公司的健康促進與管理(韓國:50人以上的公司規定須僱用職業衛生(醫療)人員),對於心腦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的防治,以及缺乏安衛資源、健康知識者均有相當幫助。此外比利時對“prevent”機構也充份利用失能個案管理員,來處理勞工、老年、慢性病之失能患者,協助他們早日復工,個案管理師須發揮各相關單位、專案人員間平台與溝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