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感染產生,是溫帶及熱帶地區常見的人畜共通感染病。可經由傷口感染幾乎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包括野生及家畜動物。主要宿主有老鼠、犬隻、豬、牛、馬、羊等動物。動物感染鉤端螺旋體後,造成腎臟慢性感染,並且由尿液大量排菌,再經由尿液污染水及土壤,進而感染人類。
當人們工作(農民、下水道工程、礦工、屠夫)或野外活動時,可經由皮膚、黏膜或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目前為止發現至少有25個血清群,臺灣最常見的血清型是L. shermani。於人群中爆發流行原因,為接觸到受感染動物污染之水源(例:河流、湖水等),尤其是在污染區從事野外活動-游泳、露營、運動等。洪水氾濫後常見爆發性流行。
感染者的臨床症狀不一,可能沒有症狀或產生各種症狀,潛伏期通常為10天左右,其範圍在2~30天。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輕微者最初的症狀多半與感冒類似,包括發燒、頭痛、腸胃道不適、畏寒、紅眼、肌肉痠痛等等症狀,有的還會以腦膜炎症狀表現,嚴重者會出現腎衰竭,黃疸與出血等現象。由於臨床症狀變化很大,可能會有如下二個主要類型:
(一)輕微型或無黃疸型-占80.0~90.0%,常被忽略而自癒。
(二)嚴重型或黃疸型-占10.0~20.0%,致死率高。
符合上述疑似感染之情況,且單次或以上之血清抗體力價≧400X即屬可能病例,應做傳染病通報。筆者有數例經驗包括山林野外工作者, 野獸動物處理人員, 冷氣管道間清理者, 醫院病房作者..等預防方法為消毒(或消滅) 感染原,定期消毒可能被尿液污染的環境。
我國在88水災之後屏東曾經出現100 多名感染患者, 多因接觸汙水或動物屍體排泄物等所致, 另外在醫院之工作人員, 在漢堡店之工作人員也可能因為老鼠或汙染之食用肉類而遭感染,可能屬職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