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看見我們的島上一條汙濁的後勁溪。

它是高雄地區1600多公頃農田的灌溉及虱目魚、鱸魚、白蝦的魚塭水源。卻流經中油高雄煉油廠、台塑仁武廠、仁大工業區與楠梓加工出口區等幾個高雄重要的工業區。102年10月1日下午,環保局人員來到後勁溪德民橋下,發現水流泡泡很多,淹沒溪面。他用隨身攜帶的儀器現場採樣做檢測,pH值顯示2~3的強酸,是一般廢水的1000倍以上,嚇一大跳!

經後續調查,強酸廢水就是從楠梓加工出口區來自日月光廠偷偷、蓄意排放的,該公司仍不認錯。日月光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封裝公司,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台幣,在晶圓製程後,以solder bumps 的技術,進行無水的鎳電鍍,因此除了酸之外,鎳的排放也是一大公害,10月1日被查獲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水,鎳含量4.38mg/L超過管制標準的四倍,是後勁溪水鎳平均濃度的1000倍。。

金屬鎳是錢幣、珠寶之原料,此外鎳化合物可分為可溶與不可溶兩類,前者如NiSo4, NiCl2, 一般半衰期為32小時,如果是食入,絕大部分經尿液排出,在老鼠實驗僅見輕度腎臟傷害,臨床案例如1988工廠32人誤食所導致的症狀,但一般認為致癌性甚低。後者如氧化鎳等,常見於鎳礦開採,其工人於工作中吸入鼻子或肺部,在肺中半衰期為4個月,長期致癌性(肺癌、咽癌) 則約增加2~3倍,屬IARC 第一類致癌物。但植物對鎳的吸收不高,不像「鎘米」般的令人擔心。

台灣過去重大的公害頻傳,所謂公害,係指因人為因素,致破壞生存環境,損害國民健康或有危害之虞者。除了直接排放,許多公害是屬於突發工安意外,如台塑六輕的空汙公害等,官方統計(自81-97年)以空、水汙糾紛事件最多,分別為278、179件,如二仁溪綠牡蠣事件賠償八億元,而RCA 地下水三、四氯乙烯等汙染導致致癌的公害糾紛至今仍在訴訟中。而公害與健康因果關係之判斷,必須符合流行病學因果關係四原則(如下)。相同於職業病,是否能「部份歸因」(partial contribution)或是賠償「亞健康」也是公害求償鑑定有待發展的技術,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曾就石綿暴露與抽菸危害之貢獻肺癌做統計以發放部分補償金。

# 該項因子於發病前一定期間已開始作用。

# 該項因子作用程度越高,罹患率亦隨之提高。

# 該項因子之分布、作用可說明觀察所得的流行特性。

# 該項因子之作用機制可在生物學上為合理之說明。

高雄市環保局已宣布日月光K7廠局部鎳晶圓製程停工,此舉雖然對其生產影響不大,但許多國際大廠已經有移轉訂單之考量。日光、月光之下沒有遮掩的事不被揭露,沒有隱藏的事,不被知道的呀,到頭來終究得不償失。

Loading

看見台灣,看見公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