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不滿名嘴於前年七月至去年六月新流感大流行期間,指新流感疫苗會奪命,嚴重影響防疫,於任內最後一天,以衛生署名義向台北地檢署告發《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在內七位名嘴,違反《刑法》與《傳染病防治法》,創下政府衛生單位控告名嘴首例。據疾管局統計,新流感流行期間,政府共採購一千五百萬劑新流感疫苗,但只用掉五百六十六萬餘劑,使用率僅約三成八,結果四十四人死亡,當中約九成八沒打疫苗。

        一位國外的醫療記者,對於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或報導或研究就有深刻的親身經歷。1998 年,他的男孩 11 歲罹患亞斯伯格症(屬於自閉症一種)。當著名英國醫學雜誌<刺絡針>刊登了一份報告連結MMR 疫苗與自閉症的風險時,自閉症兒童的父母會瞭解到,他和妻子的內疚的心情。1998年之前他們猜疑是否做了什麼錯,是我的基因,還是她,在那裡有東西增加兒子的風險?在那裡我們可以提高我的精子或她的卵子品質,避免一些懷孕期間的不良生活因素,也許我們給兒子錯了的食物嗎?多年徘徊的焦慮在一夕間爆發 — 直指真正的罪魁MMR 疫苗,並在期雜誌上加以大幅宣傳。

       幾年後,<刺絡針> 宣佈它出版的 1998 年研究在科學上並不是合理的。這位記者仍不能去除內心的疑慮 :仍然可能有強大的一組人或公司,仍控制我們所讀的書。今年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由很有名望的調查記者布萊恩發現韋克菲爾德博士的該研究,有欺詐及可能出於謀錢之目的。結論寫道:韋克博士之初步研究結果是不夠格的。然而是否雜誌就沒有責任? 此情形就如『狼被要求制止狼 (the wolves were asked to check out the wolves)』。他說:「今天我終於肯定如果當年我們的兒子拒絕接種疫苗時結果也不會有絲毫差異。」他仍然是醫療的記者,知道任何陰謀理論(每日收到數十封這類電子郵件)常並不基於任何令人信服的資料。

Loading

你相信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