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物理學家侖琴在一百多年前發現游離輻射以來,就被嘗試應用於許多層面,如從農產品保鮮與機械結構檢測,到醫療使用的X光照射以及放射治療、核子醫學檢查,核能發電廠發電,以及至今仍令人深感威脅的原子彈。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已經少不了游離輻射的應用。游離輻射是屬於IARC(國際游離輻射委員會)致癌物分級的第一類:人類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證據皆充分的致癌物。因此執行游離輻射特殊作業健檢的初衷是在於追蹤有暴露的人的健康狀況以期早期發現可能的游離輻射傷害,分級管理的目的則是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1. 根據游離輻射防護法第十五條:為確保輻射工作人員所受職業曝露不超過劑量限度並合理抑低,雇主應對輻射工作人員實施個別劑量監測,但經評估輻射作業對輻射工作人員一年之曝露不可能超過劑量限度之一定比例者,得以作業環境監測或個別劑量抽樣監測代之。建議前來健檢的員工應該要有暴露劑量的資料,並紀錄從事游離輻射特殊作業的時間,尤其是婦女更應該注意其是否已經懷孕或準備懷孕。
2. 在基本資料的部分,一定要有過去病史的資料,因為在管理分級時過去病史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二級管理部份,若我們已知該勞工有海洋性貧血且已經接受充分的衛教,因為輕型的海洋性貧血並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我們就不會因為血紅素低而將該勞工判為二級管理。而長期從事游離輻射特殊作業的勞工更應該長期追蹤易感器官,最好是有一個「游離輻射工作人員易感器官十年健檢追蹤卡」。
3. 因為近年來國人肥胖的問題日漸嚴重,健康檢查應紀錄檢查者的身高體重以作參考。而在游離輻射特殊健檢的部分,因為肺功能檢查的結果也應該參考勞工的身高,更是應該附上受檢者的身高以資參考。
4. 因為眼睛和皮膚、甲狀腺、腸胃道是游離輻射的易感受器官,在症狀和理學檢查方面應確實記載有沒有異常。
5. 胸部X光片應標明異常,否則不知道是肺部的異常還是心臟的異常還是骨頭或是其他器官的異常。X光片的異常往往需和過去的X光片比對,才能有比較完整的判斷。
6. 肺功能的部分,是因為有些勞工需要戴呼吸防護具作業,應該在健檢時詢問,因為需要戴呼吸防護具的勞工若肺功能不符標準,不只是二級管理,而是應該建議離開該工作。又因為肺功能受抽煙影響甚鉅,健檢的醫師應該詢問勞工是否抽煙並給予適當的建議。
7. 甲狀腺功能,無論是過高或過低,都應該仔細詢問病史,觸診甲狀腺之理學檢查,必要時還要做甲狀腺抗體方面與影像學(如超音波)等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