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耶穌即將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擔我們眾人的罪,他需要人能明白他的心意,來到他的面前多聽他的話,知道他,與他同心,食物對他來講算不了什麼。這一點連門徒也不知道,當時只有馬利亞知道,她體會主的心意。所以馬利亞是做在主的心上。馬大看到主來了,就做了很多的食物,當然這是因為她好客、很愛,但是她不明白主需要什麼。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憑我們的方式去侍奉,而要好好禱告。讓我不要用自己的方式侍奉你,而是用主你喜悅的方式——這樣我們就越侍奉就越得著能力,因為我們是侍奉在主的身上,主越喜悅我們,加給我們力量。如果靠著我們自己去侍奉,就很容易就會像馬大一樣,侍奉一多,心裡就開始煩亂了,不但沒有侍奉神,反倒埋怨主。
很多人對自己的伴侶講:“我那麼愛你,為你做很多的事情,你為什麼沒體會到?”孩子也會埋怨父母說:“你不愛我,你怎麼能打我、罵我?為什麼你不給我要的東西?”其實父母很愛他,但是孩子沒有體會到。當然這中間存在一個溝通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溝通,就可以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讓我們的愛真正能夠被家人體會到。
探訪也要這樣,首先要明白被探訪者的心理,他們需要什麼、在想什麼、痛苦在哪裡……不然我們說出來的話可能無法使對方得到安慰,反而傷害了他們。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神的心意,當求神給我們智慧、聰明,讓我們更好體貼神的心意,求神給我們幫助,讓我們的愛彰顯在我們的家庭和身邊。
耶穌表面上好像對馬大沒有絲毫的同情——沒說馬大很辛苦,因為耶穌很熟悉馬大的家庭,知道馬大心直口快,卻很軟弱——但是實際上很愛她,盼望她能夠在生命中儘快成長。耶穌乃是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41-42)
耶穌這裡並不是否認或貶低馬大的工作。他強調的乃是“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並不是說事情做得多就受困擾,也不是說做事不該用心思,乃是說,因為思慮多才受到困擾,被事物弄得煩擾不安,失去了在耶穌裡面應有的平安、喜樂、安寧。我們作工,外面盡可以忙,但裡面不可以亂。聖經教導我們“殷勤不可懶惰”(羅12:11),要努力工作,但是我們工作不是為了金錢,不是為了人,乃是向著主,為了主盡本分。因為聖經講:我們“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西3:23)。馬大下了很多工夫,做了很多事,但她卻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無法代替的事——安靜在主的面前,讓主在心中作主作王,進入她的裡面。她的服侍,從外面看是為了主,後來卻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路10:40)本來她要為主工作,結果反過來責問主,讓主來為她工作。馬大忽略了很重要的事情。弟兄姊妹,在我們生命中,是不是也做了很多,卻忽略了一些最最重要的事情呢?特別懇求主來光照我們。(摘自北京海淀教會講道)
信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信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沿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罣慮,而且結果不止。(耶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