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起雲劑之事發現一些黑心商人在社會上似乎還擁有行善公義的形象。《天路歷程》這部寓言式小說,它借助於夢境敘述人性弱點,以下為其中一段描述遇到偽善者的旅程。

「基督徒」和「盼望」剛向前走了不遠,就遇見一個名叫「私心」的人。他主動的要求與他倆同行,並自我介紹說,他是從花言巧語村來的,本是富家子弟,這次為了叫家鄉的人佩服他,所以也想趁熱鬧同走天路。
基督徒聽了他的一番話,便嚴肅地對他說:「我們不反對你與我們同行。但是你應考慮清楚走天路不會一帆風順,要歷盡千辛萬苦,所以決不能見風使舵,你能行嗎?」
私心聽了說:「我們只不過是結伴同行,你憑甚麼要干涉我的處世態度呢?」
基督徒斬釘截鐵地說:「你若固執己見,我們就決不和你同行。」說完就大踏步地走了。
私心目送他二人遠去,忽聽身後有人問話:「請問,前面走的那二人是做甚麼的?」私心回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好友「戀世」、「愛財」和「吝嗇」。他與他們問過好後,就說:「那二人也是走天路的。」
愛財一聽,就插嘴說:「你為甚麼不和他們一起走呢?」私心搖了搖頭說:「他們與我觀點不同,我說:『識時務為俊傑,』他們卻說:『只要為了神,就是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你若不同意他們的意見,他們就拒絕和你同路。」
戀世說:「私心先生,你說的很對,要見機行事,晴天走路,雨天暫歇,只有像他們那些傻子,纔會風雨無阻。」「對,對,」愛財和吝嗇也在一旁隨聲附和。
私心一看現在有好幾個人支持他的觀點,就說:「不如我們去追趕他們,與他們辯論辯論。」
基督徒和盼望正在趕路,忽聽後面有人叫他們,回頭一看,只見私心他們四個人,氣喘喘地朝他們跑來。愛財先生先對基督徒說,先生:「假如一個可敬的人,例如一個牧師,只有很微薄的薪俸,而他心目中卻有更好、薪俸更高的差事,他現在有機會得到它,只要他更努力,而且他也願意變更他的某些原則來迎合眾人的喜好,他賺了更多的錢,同時也仍是個誠實的人。因為:

一、 他渴望獲得較高的收入這是合法的,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把利放在他面前。因此他可以設法得到它,不必考慮良心的問題。

二、 由於他對高收入的嚮往,使他成為更勤勉、更熱心,因此使他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這也使他的才幹進步,也完全合乎上帝的旨意。

三、 至於為了迎合人們的喜好而放棄某些原則,這說明他是樂於捨己的人,他有著和藹、迷人的態度。

四、 結論是:一個小牧師變成大牧師,不應該認為他是一個貪婪的人,既然他在才幹與勤勉方面都比以前更好,我們應該認為他是忠於自己的呼召,而且利用機會行善的人。
又假定一個商人生意清淡,如果變得虔誠,他就可以改善業績,或許得著有錢的妻子,或者得著更多好的顧客,他沒有理由不這麼做,因為:

一、 變得虔誠是種美德,不管手段為何。

二、 娶個有錢妻子,或是招攬更多的顧客到店裡也並不違法。

三、 因此他自己變得更好,使得生命得益處,也是由於變得虔誠之故,因此這是又好又有利可圖的計畫。

人若為獲取世上利益而信神多麼可鄙,基督徒義正辭嚴地駁斥他們說:

一、 創世紀34章裡哈抹和他兒子示劍,垂涎雅各的女兒和牲畜,知道除了受割禮沒有辦法將這些財富弄到手,因此他們用宗教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二、 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假意做很長的禱告,可是心裡想的卻是侵占寡婦的家產,因此受到神嚴厲的懲罰。

三、 賣主耶穌的猶大也一樣,為了錢而跟隨了主,後來又為了錢而賣了主,最後被扔進永遠的滅亡裡面。

四、 術士西門想領受聖靈,目的卻是要賺取錢財,彼得就定了他的罪。

因此人若為了世俗利益而信教,他也會為了世俗利益而出賣、放棄宗教。最終必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聽了這話,他們四人無言以對。基督徒對盼望說:「這些人在面對人的審判都站不住腳,將來怎樣行走天路,面對神的審判呢?」

對照台灣黑心商人偽善之現況,約翰‧本仁所寫的故事雖然以宗教為對象,應用在世間利害、善惡的分辨,讀來仍歷久彌新,發人深省呢!

Loading

寓言看偽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