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急診、再住院,這是許多重大外傷之就醫模式,職業傷害即屬之,對於醫院之營收(勞保醫療費用之成長)也暫一定重要之比例,但必須查核勞保身分。
鎖定前十大職業病,監控:NIHL、CTS、HIVD、Caisson disease、dermatosis、pneumoconiosis、lead、tendinitis、rotator cuff、epicondylitis。
對於尚未普遍發現,但有重要意義者,如職業性CVD、氣喘、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等,需要深入跨各科部,也需要醫事、資訊、病房護士、書記等人員協助,以提供後續確認工作相關性與整合式照護服務。
以急診而言,需設計職傷篩檢系統,結合電腦之流程,顯示病人之傷害成因與病況轉歸;搭配會診使病患之勞工法律權益(免部分負擔、給付、傷病請假、期間、失能、復工、申報期限)得到協助。有其他相關的補助(如縣市政府針對職災的補助)。
這些是小地方,但是張顯醫院關心各界勞工之就醫。
對於重大職災的勞工,也是一個政府可以施展關心的最佳出發點。
對於研究者,也是蒐集資料最佳之起始點。
問題是:我們願意花多少資源在這上面?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醫院重要職業傷病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