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快到了,政治紛擾又更形加劇,今天是生日的國父孫中山這樣說「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政治如果唸成管理「眾人之事」,也就是大家的事情要由政治人物來管理;如為「管理眾人」之事,很多人都呆呆地認為自己就是應該給政治人物來管理。在職場裡,組織政治(organizational politics , 簡稱OP)則是職業健康心理學(OHP)裡一個重要、但不太清楚的議題。一如選舉政治學,通常是負面的看法為主,如同中國人所謂的「職場生死學」、「職場厚黑學」。當研究清楚地表明,OP會對個人,團隊和組織產生不利影響,有學者將OP定義為“自私自利、非法和往往對組織或其成員有害的活動 ”。但近來也認識到,OP的實用性對於有效的領導和有效的管理、團隊和組織運作至關重要。例如,工作場所需要關鍵的政治水平來啟動注意力和資源以實現個人和組織目標。

     當代職業健康心理學(Contemporary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研究和實踐的全球視角的作者之一,澳洲大學的學者在首章即傾力探討此問題,並結合JD-R model (類似過負荷理論)和PsyCap (心理資本) 等等的概念,認為OP 應該有正、負向乃至中性的看法較為持平。因此重新定義組織政治如下,並提出全面的理論框架(如圖) 。

        OP的共同看法是正式和非正式的使用戰略或戰術的權力、影響力、網絡、關係和知識,在不確定、模糊或利益競爭的條件下為決策及資源分配服務,以實現個人、團隊和組織目標。】

       近來在職業病門診增多的職業性精神疾病的求診病患當中,該檢討的一方面有職場政治的不公不義,另一方面也有勞工對工作負面的態度。的確,台灣因為政府開始強調「不法侵害」、「職場霸凌」的預防,勞方開始有些微抗衡的力量了。又如該作者也將Demand 分為阻礙性的需求(hinderance demand, 多為負面效應)和挑戰性的需求( challenge demand, 多為正面效應)。也許當管理者努力工作時,提高員工個人的工作自主權、技能多樣性、回饋和進步的機會,並努力增加與下屬和同事的溝通與合作,這樣的環境將有助於增加員工對事件的瞭解並減少不確定性,每個人都可能認為組織的政治性較低,所有這些都應該導致對OP負面的看法減少。

Loading

組織政治與不法侵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