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卵子和精子的融合產生受精卵具有發展成獨立個體的能力早為人熟知,如今換個術語叫做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也就是說能發展成一個個體的細胞就稱為全能幹細胞,受精卵就是最高層次的胚胎幹細胞。

 近年來發現其實還有所謂多功能幹細胞(Pluripotent),是全能幹細胞的後裔,無法發育成一個個體,但具有可以發育成多種組織的能力的細胞。以及多潛能幹細胞(Multipotent),只能分化成特定組織或器官等特定族群的細胞(例如血細胞,包括紅血細胞、白血細胞和血小板)..等。如成年動物的許多組織和器官,具有修復和再生的能力,在人體上稱為成人幹細胞,現時醫學上常用的大致包括骨髓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及周邊血幹細胞。它們存在成體特定的組織中,具有由幹原細胞形成先驅細胞,分化成具特定功能細胞的能力。在特定條件下,成體幹細胞或者產生新的幹細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細胞,從而使組織和器官保持生長和衰退的動態平衡。

  1992 年科學家才發現,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室管膜下區,有一群能自我更新、分裂增殖及分化成為大部分類型神經細胞的細胞群。這是首次提出神經幹細胞的概念。神經幹細胞在醫學上主要可應用在神經性退化疾病的治療、神經的再生與修復等,例如脊髓受傷、腦中風、帕金森氏症、腦部創傷等病患是最有可能的受惠者。

    成大眼科醫師發現一名長年剝蚵老婦,十幾年前右眼不小心被蚵殼污漬弄傷,致眼表面粘連;經取左眼輪部幹細胞加羊膜移植至右眼,術後六個月,原本失去視力的右眼重見光明。另一鹼灼傷的職業傷害外勞,左眼輪部幹細胞已全部損害,而取自健康的另一眼作移植用的幹細胞 (最多不能超過該眼一半,否則健眼的幹細胞亦會缺損),手術後完全失明的左眼視力恢復至0.1。

    目前台大研究團隊自迷你豬取得牙胚細胞,經培養後再植入原迷你豬的牙槽骨中,已成功地長出與迷你豬的牙齒一樣大小的牙齒。利用支架亦能再生具有牙本質、牙髄、牙骨質與牙周膜等如同像牙根一樣的結構。其他幹細胞尚有人體骨骼細胞、皮膚、血管(心臟)及肝臟,其中製造骨骼細胞已有成功的報導,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徹底改變醫療的觀念及方式,對於重大疾病或傷害的治療,量身定製病患所需的組織或器官可能不再是夢想。

Loading

職災工人的新希望-幹細胞技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