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匆忙下站,掉了圍巾在車上,二十分鐘後才發覺,我打電話給客服部講述經過,得到一個申報號碼,讓我有一絲希望,還有機會找回來。
這條一面紫色、一面灰色素雅的長圍巾是在漢城買的,這幾天因為天氣突然變冷了,我也感冒了,便拿出來用,失去後突然對它有可愛、溫暖的思念上來,一時之間好像失去珍珠一般、想著便捨不得。在園區行道上走著,走著突然那「失去」的念頭變得更擴大了,高科技、台灣首富在短時間內失去摯愛的兩個親人的生命,百億萬金難以贖回。
相對於失去,就是得到,也是世人所汲汲營營的:為名利、權位、霸業…,然而如人稱頌「死亡」是上帝最佳的創造,這最終的失去,給乞丐到王永慶都同樣的歸零水平,雖然每一個人在世得到的多寡有高低 (甚或天差地之遠)。
自然界的哲理是生生不息,如果那出綠芽的春天是新生,則嚴寒的冬天即象徵著死亡,孔子說:老之時戒之在得,因為歸零時確實什麼都帶不走。最近在捷運看到孫越、張小燕、陶大偉的公益廣告:呼籲大家面對生死要有新的態度,不聽、不說、不看是錯誤的觀念,鼓勵大家要聽、要說、要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曾經失去朋友、親人、愛情、財富、名聲?然而我們又再急於得到,直到我們再次失去珍惜的人、事、物。何妨跳脫關心得到自我幸福的狹隘思想,來關心別人的失去?何吝於幫助卑微的人、帶給需要的人一些溫暖?去聽他們的哀聲、看到她們的需要,說出我們的關心。
近一個鐘頭,高鐵來電說沒人尋獲圍巾,轉換心情,想成那個拿走的人如今可在溫暖的圍巾裡面了,我心中也不禁就喜孜熱起來了。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