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較沒有侵入性的工具,其波長越短者(頻率越高) 解相力越高,神經外科之超音波甚至可以穿透頭顱,骨骼肌肉超音波需要來辨別骨骼、關節、韌帶與肌肉,因此其頻率亦較高。在影像上骨頭是高度完全之反射,並有回音陰影;肌肉則是高回音之纖維化線條並低回音之背景;肌腱則是高回音之線狀,並無回音陰影;韌帶連接肌肉與肌腱,呈現轉接之影像變化。骨髓炎則呈現不規則之骨平面以及血流之情形等。

     應用在各部位例如肩夾擊症候群,可見肩胛下滑囊炎、脊下肌腱炎或肌腱斷裂,在滑液囊炎時可以見到滑液囊內積水或是鼓起來(早期即可見),在五十肩則(肩膀運動時)見到滑液囊不動;肌腱沾黏時也可以由超音波之動態功能看到肌腱不動,此種超音波也可以看到血流,因此對於急性肌肉疼痛肌腱發炎是否令病人休息、服用止痛藥、或是請病人早點恢復運動都可以做較好的判斷。職業病中常見之旋轉肌病變可以使用超音波診斷,肩胛下滑囊炎也可以抽出積液來改善症狀,但是對於頸部、背部之肌肉則辨別力較差。

      在膝蓋方面,膝蓋外之膝韌帶超音波可見(如肌腱炎、肌腱斷裂時)較清楚之影像,膝關節內則以後十字韌帶以及內側韌帶較可見清楚影像,其餘後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則較不適宜以超音波檢查。

      腳底的筋膜炎可以用超音波引導來抽吸積液、打止痛藥,達到止痛之效果。復發率也明顯比盲目治療之效果好。骨骼肌肉中的小塊骨裂或是異物、小血管腫瘤超音波也都是好工具,此外檢查治療者對所有看到的積液都要壓一壓來看看是不是水(或是血腫等),長期之肌腱病變可呈現內無血流之退化狀態,回音也可能降低。

      此類超音波機器越做越小,甚至可以放在口袋之內,由於骨骼肌肉疾病是職業病的大宗,將來職業病門診、體檢甚至到職場服務之時也可以是很方便有用之工具。(以上為復健部王醫師演講之摘要)

Loading

骨骼肌肉超音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