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利用短暫公餘,參加國際環境生殖危害的研討會,日本報告懷孕媽媽血中鉛的濃度遠低於標準 (< 5 ug/dl) 也會增加產前胎兒的風險十倍,真嚇人!印度研究大麻(Cannabin) 的榨出物質大麻二酚對由於其具有脂質過氧化作用對睪丸組織造成的可回復性的傷害,台灣報告塑膠添加劑Phthalte 對於精蟲活動度的傷害。歐洲估計因為環境汙染,已經使男性精蟲嚴重受損、甚至導致不孕、睪丸癌的增加,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是基因的問題所致。

而除20年前「米糠油事件」多氯聯苯所引起受害者下一代的遺傳畸形仍繼續追蹤研究之外,我國人最關心之一為清潔劑(如洗衣粉)所產生的環境荷爾蒙,例如其中之壬基酚(nonylphenol) –這個比estrogen 結合能力小1000倍的環境荷爾蒙主要來自飲水 、食物、空氣、以及工作接觸。因為每個人所接觸的上述環境來源不一致,因此其差異性也大。丹麥訂出安全之界線為 300 ug/day。 (他們也訂出乳癌與空中小姐之飛行與輪班有關) 我國之環境監測與風險推估的結果顯示國人總體intake大約30 ug/day,其中飲食占80% 的來源。

由於監測體內濃度之方法有尿、血、空氣、水等,監測之物質亦有差異,因此在解釋上應該小心。我國之樣本顯示一般住家與辦公室空氣中約100 ng/m3 上下,母親臍帶血約40 ng/g, 但是檢出率從30%~80%,是否意味著環境荷爾蒙在體內仍不穩定? 工人之吸收可能來自呼吸與皮膚,目前尚無法確切評估程度、來源多寡,以及對工作環境安全影響及未來衛生標準值之訂定。看來這問題仍需持續關心。

Loading

環境荷爾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