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乃由於腦幹黑質細胞的死亡,導致無法分泌多巴胺(dopamine),其典型症狀包括行動遲緩、靜態時顫抖、肌肉僵硬、行走困難、姿態失衡等,較常在55~65歲或之後出現,是老年人的重要疾病。所謂非典型巴金森氏症即包括其他之症狀:例如眼睛無法上看、過早期即出現姿態失衡、無法行走;或者出現不穩定之血壓、性與大小便功能、睡眠等自主神經功能之失調。並且對L-dopa 之治療功效不好。
非典型巴金森氏症的常見成因包括老年退化、血管性、基因因素等。
環境毒害物質所導致的巴金森氏症也可能出現非典型之變化:如發病年齡較早、對於L-dopa效果不好,在基底核較黑質有明顯病變等。依其相關性大小至少有12種可能與典型或非典型巴金森氏症有關物質,如下
(1) 錳: 提煉錳礦、鎔煉、鋼材焊接(焊條)等。
(2) MPTP: 一種海洛因的替代物,和錳都是易致tyrosine (色胺酸)的水合作用,導致dopamine 產生不足。
(3) 二硫化碳:如燻劑(fumigants)、人造絲之成份,干擾dopamine 產生步驟中之pyridoxal -5- phosphate。
(4) 一氧化碳:中毒後導致昏迷,因一氧化碳血色素之氧競合功能,使腦細胞氧氣運輸減少所致。
(5) Maneb:一種殺菌劑(fungicide) ,含錳。
(6) Rotenone:一種殺蟲劑(insecticide) ,由豆科植物提煉而來。
(7) Paraquat 農藥:一種除草劑(herbicide)。
(8) 鉛:已知有近兩倍導致中樞神經傷害之風險,因鉛在體內會取代鐵,使血色素之合成減少。
(9) 汞:可使體內dopamine 濃度降低,未完全確認可致巴金森氏症。
(10) 銅:銅中毒除Wilson氏症外,可能在體內形成銅-多巴胺結合物。
(11) 三氯乙烯:工業上如在去咖啡因、製作香料之製程可能使攝食受汙染,以及有機溶劑之吸入 (其他有機溶劑如正己烷,未確認)。
(12) 甲苯:如汽油中辛烷輔助劑、印刷、黏扣帶 (TDI)之空氣環境中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