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世界指標的排名
(一) GDP數據:2010年,中國總量全球排名第二,人均全球排名第127即全球倒數第56;1978年時,GDP總量排名世界第7,人均GDP排名第60位左右即倒數第123。
(二) 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於今(2011)年5月18日正式發布的2011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在59個受評比的國家中,台灣排名第6,繼去年躍升15名後,再提升2名;今年IMD特別針對各國「政府效能」與「企業效能」排名差異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先進國家政府效能明顯落後於企業效能。
(三) 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指標」是由3大類指標組成,包括基本需要、效率增強以及創新因素等三項,日前公佈了2009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在133個受評比的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2名,較去年進步五名,且是近年來最佳的名次。
(四) 2005 WEF發展了另一個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標(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藉由總體與個體經濟的基礎,將一國之競爭力定義為「在永續的基礎上,能夠持續性的達成高經濟成長的能力」,WEF全球競爭力指標問卷指標的比重較高,約有7成的指標屬於問卷調查資料,3成屬於統計指標。
(五) 物價水準資料:2010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住房、農產品、電子資訊產品等分類產品物價水準和總體物價水準,均全面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1978年,物價水準遠低於當時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在全球排倒數幾位。
(六) 貧富差距數據:2010年,中國基尼係數在7.0以上,僅比非洲窮國低,排在全球最前列;1978年,該指標不到0.2,是當時全球收入分配最公平和幾乎沒有貧富兩極分化的國家。
(七) 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觀點:2006年台灣獲香港的「投資環境風險評比」(BERI)列第五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第19名;聯合國貿易及發展委員會(UNCTAD)第21名;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排名第26名。台灣共同的弱項在那裡?凡涉及與政府施政有關的項目,表現都不好,如政府效能、合約與紀律、政策一致性、社會安定、財政赤字,吸引外資環境、投資人保護等。反觀競爭力中的強項都是與企業效果或技術有關。
(八) 稅負痛苦指數也叫稅收痛苦指數,是根據各地的公司稅率、個人所得稅率、富人稅率、銷售稅率/增值稅率,以及雇主和雇員的社會保障貢獻等計算而得,指數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高。2011年8月,美國《福布斯》雜誌推出了2011年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排名全球第二。
(九) 全球貪污指數: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針對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務員、商界人士和專家進行評估後提出報告。
在2009年全球貪污指數排行中,中國大陸總得分為3.6分,(滿分10分)。丹麥、瑞典和新西蘭並列全球第一名,為全世界最清廉的國家,新加坡排行第四,芬蘭和瑞士並列第五;美國在排行榜上躍進兩級,和日本並列第18位;中國大陸為並列第72名(實際排第76位),緬甸排名第179位,為最後一名,台灣排第39 名。
(十) 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受失業率居高不下與通膨升溫的影響,美國民眾的痛苦指數也告攀高,9月該指數達13.0點,締造28年來之最,顯示美國民眾在前一波嚴重景氣衰退結束兩年後,因景氣復甦欲振乏力而持續處於困苦中。
(十一) 空氣質量數據:近年來,PM2.5指標,中國華北華東華中一直位列全球污染最嚴重地區之首。
(十二) 國民幸福指數<公式1>=收入的遞增/基尼繫數×失業率×通貨膨脹 , 這個公式中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國民幸福指數<公式2> =生產總值指數× 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 c%+社會文明指數× d%+生態環境指數× c%。其中a, b ,c ,d ,c分別表示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所占的權數,具體權重的大小取決於各政府所要實現的經濟和社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