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逢清明祭祖時節也是”聖週”,是紀念救主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星期的生活和活動。

聖週由棕樹枝周日(又名受難主日)開始,是紀念救主昔日謙卑地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受到群眾夾道歡迎,並高呼祂為王。但這種歡迎和接待是短暫的,因為數天後,救主便遭釘在十字架上。

星期四是「設立聖餐日」。因為主耶穌在此晚上親自設立聖餐並命令門徒要彼此相愛,謙卑服侍別人,正如他為門徒洗腳一樣。一些教會除了舉行聖餐崇拜之外,還舉行「守夜」、「儆醒」默想聚會,讓一群信徒輪流在教堂內守夜到天亮,目的是讓信徒重溫主在客西馬尼園徹夜檮告的一段事蹟。

週五,基督受難日可算是聖週的高潮,早期教會稱此日為逾越日(Paschal Day)。猶太人傳統在每年逾越節均宰殺一隻羊羔,紀念他們的先祖在出埃及時靠著逾越羊羔的血,而免受死亡天使所殺。受難日也是禁食的日子。過去一百年左右較為多人採用的受難日禮儀就是默想救主在十架上的最後「七言」。習慣是由中午至下午三時舉行,因為傳統上相信這段時間是基督受難死亡的時間。

一些教會亦有舉行默想苦路的崇拜,重溫耶穌被釘的路程。行苦路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提及主在步向十字架的路途上曾經停留之地方,包括:
第一站:耶穌被判死刑、第二站:耶穌肩負十架、第三站:耶穌體力不支,跌倒在地上、第四站:耶穌遇見了自己的母親、第五站:西門肩負耶穌的十架、第六站:信徒為耶穌擦面、第七站:耶穌再次不支倒地、第八站:婦女為耶穌痛哭、第九站:耶穌第三次倒地、第十站:耶穌被剝除衣服、第十一站:耶穌被懸掛在十架上、第十二站:耶穌死在十架上、第十三站:馬利亞懷抱耶穌、第十四站:耶穌被埋葬。

受洗重生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很慚愧至今沒有能活出好的見證生活與信心,也祈求上帝能原諒我的過錯,這兩天中午也來禁食、默想耶穌受難吧。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回答一個強盜)

「父啊,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裡」

「婦人,看哪,你的兒子。看哪,你的母親」(對馬利亞和所愛的門徒約翰)

「我渴了」

「成了」

參考 第一一五二期教聲雜誌 ( 98年4月5日)

Loading

耶穌受難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