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溶劑係指可用以溶解他種有機物質之有機液體,有機溶劑的主要危害為爆炸或燃燒,此外亦影響健康密切。最近蘋果電腦在大陸的 i-pad 工廠就驚傳有100多位員工因擦拭觸摸螢幕使用正己烷中毒。

有機溶劑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之規定可分為三類共55種,分類依據有機溶劑的毒性及揮發性大小。

第一種有機溶劑:鹵化烴+ CS2,共7種。

第二種有機溶劑:四氯乙烯、醇、醚、酯、酮、芳香烴(甲苯)、正己烷等,共41 種。

第三種有機溶劑:高分子量溶劑(如柴油),共7 種,毒性最小。

如依官能基特性一般可分為七類。

A.烴類(hydrocarbons):主要又分為三類,包括

(1)脂肪烴(aliphatic hydrocarbons ),通常5個碳至10個碳,如正己烷、汽油及石油精。我國印刷廠正己烷中毒案乃以正己烷將滾筒上油墨擦乾淨,未裝有效的通風設備,未戴個人防護具,勞工神經受損手腳酸麻無力、無法站立、肌肉萎縮。正己烷在黏著劑、皮革業用清潔劑與學校實驗用試劑也會使用。

(2)環狀烴(cyclic hydrocarbons),其危害一般與脂肪烴相似,唯其毒性較脂肪烴高,如環己烷。

(3)芳香烴(cyclic hydrocarbons) 結構中均含苯環,化性安定。例如苯、甲苯及二甲苯,人體暴露於苯或含苯之化合物,可能會引起造血系統之危害。

B.鹵化烴(halogenated hydrocarbons):如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分子量越大,毒性越大,但較前述兩者不容易爆炸。具中樞神經及肝臟毒性。我國彩色印刷工人的腎與肝壞死,室內操作的工人中,有18位肝功能異常。經調查後發現,原來廠內用來清洗印刷機台幫浦的清潔劑,實際上是四氯化碳。

C.醇類(alcohols) : 如甲醇、乙醇、異丙醇及異丁醇,通常作為消毒劑使用(例如: 酒精及異丙醇) 呼吸道黏膜及皮膚具刺激性,除非誤食或刻意接觸,造成危害機會較低

D.醚類(ethers):如 乙醚(diethyl ether)。

E.乙二醇醚類(glyclos) 高沸點、低結冰點,常被作為汽車抗凝劑及抗結冰劑或做為纖維素之製造、油墨或被覆物之溶劑。可經由皮膚、呼吸道及腸胃道進入人體,其中又以皮膚吸收最為重要。對中樞神經腎臟產生急性中毒危害及溶血性貧血,也可能會對男女生殖系統造成傷害。

F.酮類(ketones) 丙酮,無色,作為溶劑,能溶解多數之有機物。

G.醛類(aldehydes) 醛和酮為同分異構物,分子皆具有羰基故兩者的化性很相似,如甲醛及丙烯醛,會造成皮膚與粘膜之刺激及中樞神經系統之毒害。傢俱防腐及大體解剖可能暴露甲醛。

工作場所內發生有機溶劑之氣體、蒸氣時,應視其性質,採取密閉設備(使其蒸氣不致散佈)、局部排氣裝置、整體換氣裝置或以其他方法導入新鮮空氣等適當措施,使其不超過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雇主對於危險物及有害物應予標示,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並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公告,包括人體發生症狀、勞工發生急性中毒時之急救等。

Loading

預防有機溶劑之職業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