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科案例報告,一位愛喝酒的勞工誤將冷卻水箱精當成小米酒狂飲差點沒命,調查分析發現上述溶劑成份中亞硝酸鈉(Sodium nitrite)高達10%,估計勞工食入約70g的亞硝酸鈉,還好緊急送醫以甲基藍(methylene blue) 來解毒保住一命。亞硝酸鈉對老鼠的半致死劑量(LD50)為180mg/Kg。亞硝酸鈉會使身體出現皮膚發紅、流汗心悸、頭痛和呼吸急促等種種症狀,25%以上導致血紅素變性後,紅血球就沒辦法攜帶氧氣,會產生組織的缺氧(臉色發酣),連血液都會呈現巧克力色,超過50% 以上有心智變化、心律不整,甚至立即死亡之風險。

亞硝酸鈉卻又是衛生署規範的保色劑、防腐劑,可以抑制肉梭毒桿菌等病原菌之生長,可以使肉品產生特殊鹽漬風味常被用來製造醃肉、臘肉或香腸。亞硝酸鈉會與肉類裡面血色素的亞鐵離子氧化反應產生粉紅色的色澤,使肉製品外觀變得相當漂亮。亞硝酸鈉還可作為血管擴張劑、以及氰化物中毒解毒劑(靜脈注射)。但亞硝酸鈉也被IARC(國際癌症研究組織)認定為致癌物,真是矛盾。中國毒奶粉爆發以來,發現了奶粉中含有生產廢料的三聚氰胺,後來又發現奶粉中可能存在亞硝酸鈉。甲基藍當亞硝酸鈉之解毒劑原理乃將其血色素中三價鐵還原成亞鐵離子(二價鐵);而亞硝酸鈉解毒氰化物中毒(如千面人事件)之原理,即利用變性血紅素與氰化物結合而降低其毒性。

曾報導幾小時內喝個10公升的開水「水中毒」(低血鈉痙攣,呼吸衰竭等)。端午驅邪(如毒蛇、蜈蚣)可以雄黃,其主成分是硫化砷(二硫化二砷,As2S2),含砷約75%。傳統漢藥典籍記載,雄黃可內服、外用,內服主要針對感染、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外用則是局部用於皮膚病或蛇蠍咬傷使用。但砷會在許多化學反應中與磷競爭,造成溶血的現象,高濃度會造成多器官毒性,低血壓、心律不整是急性砷中毒主要死因。

食物也可以是毒物,毒物也可以當作解藥,其風險機率除與毒性機轉有關之外也常與食入劑量有關。看來吃喝應當小心,「病從口入」真是不假~

Loading

食~毒~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