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是一種有光澤的灰白色金屬,質地堅硬,具有展延性。鎳幣、鎳項鍊、手鍊是大眾對它的印象。鎳其它主要的職業性用途,包括電鍍鍍鎳;鎳鎘電池製造;和廚房用具製造;耐熱耐腐蝕特殊鋼材製造等。

鎳礦之精煉過程(我國沒有) 以被證實與癌症有關,此外也可能暴露到四羰基鎳〔Ni(CO)4〕,它是一種揮發性液體,在60℃以上易燃易爆,遇到酸或加熱會分解產生鎳和一氧化碳。急性大量吸入時,會立刻發生呼吸道、胃腸道及神經系統症狀,例如:噁心、嘔吐、頭痛、頭暈、暈眩、全身無力等。等到12~36小時之後,會慢慢出現咳嗽、呼吸喘、發紺、心搏加速、肺炎、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等症狀。鎳熔煉、煉油業、電鍍業從業人員也有可能吸入或是經皮膚吸收四羰基鎳。

至於鎳的合金製造在我國則有之;調查顯示在鎳粉取料、鎳之熔煉區、磨光邊時暴露較高,主要是非溶性化合物,是否為僅為氧化鎳不得而知,但其總量仍小於我國及國際之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mg/m3 (不可溶化合物)、0.1mg/m3 (可溶化合物)。該研究也顯示空氣中可吸入性鎳濃度和尿液中鎳濃度之相關性並不高,可能是鎳 (非溶性化合物)主要是局部肺沉積,所以和體內劑量相關性不高。

目前仍無法確定哪些鎳化合物是人體致癌物,然而精煉鎳作業的工人及暴露於某些不溶性鎳化合物(例如:硫化鎳、氧化鎳)的員工,罹患癌症(肺癌)的危險性似乎較其他行業高。一般最短暴露時間約6個月,而最長潛伏期約20年。

在鑄造或者電鍍過程中錳、鉻、鉛、鎳等都是常見的金屬粉塵。

水泥中也有鎳的成份,鎳可造成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亦可引起氣喘及鼻竇炎、篩狀鼻竇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

(圖: 蘇聯.諾里斯克-世界最大的鍊鎳廠,2001 年起已經徹底關閉!)

Loading

鎳之危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