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病例臨床上查不出明顯的病因。但歸納起來,引起視神經炎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多發性硬化: 大約15%的多發性硬化病人其首發症狀為視神經炎,隨後才逐漸顯現出其他症狀。多發性硬化的神經纖維發生脫髓鞘病變,常導致嚴重的視力障礙,數周後視力雖可部分恢復,但一段時間後可再次發作,反復發作可使視力越來越差。對反復發作的視神經炎應考慮此可能。
2. 維生素B缺乏 可引起雙側視神經炎。多發生於長期飲酒過度的人及饑饉的災民。
3.中毒 。長煙草中含有氰化物,後者會破壞血中的維生素B12,導致維生素B12的缺乏,引起視神經的損害。甲醇中毒是引起視神經損害的另一常見原因,多係病人誤飲工業用酒精而致中毒。重金屬如砷、鉛、鉈等中毒也可引起視神經損害。
4.藥物: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EMB,約有2%的病人可發生視神經損害,尤多見於每天用量超過25mg/kg者。EMB所致的視神經損害常為可逆性,停藥後數周或數月,視力可逐漸恢復。此外鏈黴素、氯黴素、口服避孕藥以及有機殺蟲劑等,亦有報導。
5.感染性疾病 :例如腮腺炎、水痘、流感、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腦膜炎、帶狀皰疹、Guillain-Barre綜合徵等也可引起視神經炎。如扁桃腺炎和齲齒等也可以引起。
6.眼內感染 :常見於視網膜脈絡膜炎、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均可向視盤蔓延,引起球內視神經炎。
7.全身性疾病 如梅毒、結核、結節病、球孢子菌病、隱球菌病和細菌性心內膜炎等也可引起視神經炎,其中尤以梅毒最為常見。
8.血管性疾病 :視神經篩板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多見於中老年人。顱內動脈炎(或稱巨細胞動脈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和無脈病等也可引起視神經損害。
9.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以及哺乳(發生於哺乳期婦女,其發病機制不明),均可發生視神經炎。在給以維生素B及皮質類固醇治療後,視功能可恢復正常。
10.腫瘤 :包括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等可直接浸潤或壓迫引起視神經損害,臨床表現為視力障礙及視野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