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先生,現年53歲,過去一向健康。82.7. 15起到台北捷運CH221標地下工程工作,83年12月因左髖關節疼痛,及四肢關節酸痛,在減壓第二型的診斷下,於83年12月至85年6月間,共接受6次的高壓氧治療,症狀有明顯的改善。根據業者所提供高壓作業者出入潛涵施工坑紀錄,有許多工作天減壓時間不足。

減壓病( Decompression sickness)的原因為潛水或高壓工作人員於異常氣壓下從事工作,呼吸高壓混和氣體,身體組織內溶解了大量的惰性氣體(氮氣或氦氣),若急速上升或減壓過程中未按照正常減壓程序,此時溶解於身體組織內的惰性氣體便會形成氣泡,充滿於身體各組織器官,造成各種症狀,故又稱之為潛水伕病或沉箱症(Caisson disease)。急性減壓病常為潛水超過十公尺深度或於加壓之隧道內(2 ATA, 絕對大氣壓)工作超過五十分鐘,於工作完畢後因大量氣泡由組織溢出,充塞於組織間隙、血管、關節 或腦神經系統而造成不同之急性症狀,50-60%患者於回到水面後 1小時內發病,90%患者於回到水面後6小時內發病。又可分為第一型、第二型。

第一型減壓病:主要是氣泡充塞於皮下組織、關節或肌肉之間,所有患者中有80-85%主訴有肌肉關節疼痛。一般症狀是皮膚發癢、紅腫瘀血、疲倦、皮膚紅疹 、局部皮下氣腫及關節痛,其中以關節痛最為常見。 第二型減壓病主要是氣泡充塞於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等。在非常嚴重的病患,氣泡所引發之毒素使血管之滲透性增加,大量血漿和電解質由血管流向組織間隙,同時造成低血容量休克和全身性水腫,極易致死。症狀包括:頭痛,意識模糊,抽搐、四肢麻木、視覺模糊、耳鳴、胸痛、心肌缺氧、中風等

慢性型減壓病主要是異壓性骨壞死(Dysbaric osteonecrosis)。是一種非外傷及非感染性的缺 血性骨壞死,好發於長骨頭,尤其是股骨及肱骨。認定相關性需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酗酒,類固醇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折等因素。

Loading

捷運施工職業病-減壓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