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到了,期限前各單位人員被要求教育訓練上課時數相當多,不只專職人員,還包括兼職人員等,因為機構太大,所以設立了網路教育訓練系統,只見大家把每一台網路都打開,分工合作拿規定學分,以免評鑑不通過。而大家依舊自由行走、忙他日常所忙之事,也無暇好好的「上課」,這樣的認證會產生什麼效應呢? 一年發生六件爆炸起火工安事故的台塑,之前的安全衛生標準認證都是模範生,但事故後不斷遭受指責,局部的工安補救措施如今變成需要將工廠所有的管線更換,鐵工廠生意興隆,現場每天就需要200 位電焊工人,台灣專業的電焊工人可能都調去了吧! 令人諷刺的是他們聘請的防火專業顧問(前消防署長)日前卻因貪汙罪被判刑了。
在職業安全上早就明證,百分之80 的災害起因於人為因素,因此人的行為有相當的決定性。自去年參加行為醫學國際研討會之後,對此議題相當有興趣,也買了一本書「Brain & Behavior」來研讀。如果單從教育的理論來說,人的觀念影響思想,思想呈現在語言上,並轉化為行為,行為累積成為習慣。習慣行成性格、也影響命運、人生。而帶來的結果與人生也反過來影響人的觀念與思想。
中國古代讀書人劉蓉寫了「習慣說」一文,講他年輕時在書房俛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輒起,繞室以旋。房間內有一尺坑洞,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有一天父親看到命童子取土平之。後來蓉履其地,蹴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因此就得一感想:習之中人甚矣哉!結論是:故君子之學貴慎始。 在管理上常看重結果記錄,導致大家造假,連基層員工都參與之。久而久之就成為他的(壞)習慣,管理達人的補救方式就是抽驗員工的行為,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嚴官府出厚賊。壞習慣一旦養成,失敗的命運就在後頭等著哩~ 行為與習慣之影響既然如此大且真實,何不慎始呢? 不也有專家說:人才並不需要管理,他們需要的是領導,因此「激勵」「關愛」員工,讓員工願意成長、願意奉獻,不也是更重要的成功因素嗎? |
行為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