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艱難是很多人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做父親對男生也有好處,它改變父親的大腦,使大腦神經連接得更綿密。研究者在鹿鼠(deer mice)的大腦中發現,做父親的公鼠,管學習和記憶的海馬迴細胞增多,大腦中對催產素(Oxytocin)和血管壓縮素(Vasopressin)的感受體也增多;絨猴(Marmoset)當父親時,負責計劃、策略和情緒控制的前額葉神經元連接的密度變密,長出新的Vasopressin感受體,增加新爸爸的認知能力,使新手父親覓食時更有收穫。

就人類來說,新手父親身體中激乳素(prolactin)這個荷爾蒙的濃度上升,睪固酮下降;大自然使家中有新生嬰兒的爸爸睪固酮下降1/3,減少父親的攻擊性,使他參與幼兒的照顧。

研究者還發現,當母親抱起8週大的嬰兒時,他的心跳和呼吸會減低,孩子會安靜下來;但是當爸爸抱起嬰兒時,孩子的心跳和呼吸不降反升,顯示嬰兒興奮起來,期待爸爸跟他玩遊戲。父親比較會跟嬰兒說有關運動、汽車等母親不常用的詞彙,因為男生喜歡的東西跟女生不同。人喜歡談論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所以父親的詞彙大小會影響孩子3歲時的語言發展,而母親的不會,因為母親常用的都是平常照顧孩子的語句:肚肚餓了嗎?要尿尿了嗎?馬利蘭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低收入家庭的父親因為忙於生計,不太了解孩子的作息,比較會用who、what、where和why去問小孩,這促使孩子用比較長的句子去回答,而複雜的文法和詞彙對孩子語言的發展有幫助。

父親常不了解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力,所以會想逃避責任。09年一份調查了4109個家庭的報告發現,孩子9個月大時,如果父母都比較少唸書給孩子聽,父親不唸書給孩子聽對孩子以後語言發展的影響卻遠大於母親的不唸,使孩子在2歲時語言表達的能力落後,因為父親與母親給予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研究也發現愈早讓父親參與照顧嬰兒,他將來愈會是個好爸爸。

(摘用 洪蘭教授 文章)

Loading

Like father, like so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