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主要作用於平滑肌細胞。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率加快,心臟收縮能力增強、瞳孔散大和新陳代謝率上升等。副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縮小,心跳減慢,皮膚和內臟血管舒張,小支氣管收縮,胃腸蠕動加強,括約肌鬆弛,唾液分泌增多等;兩者的生理反應是互相拮抗、制衡的方式進行作用,但並非是人體之中樞神經(意識)可以控制的。

     心率變異度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一個非侵略性,可作研究自主神經調節功能的工具。 使用頻域分析法的區域範圍在0~0.5 赫茲(Hz)之間,分為極低頻區(VLF,.003~0.04 Hz)、低頻區 (LF,0.04~0.15 Hz)、高頻區(HF,0.15~0.5 Hz)三種。高頻可以用來代表副交感神經,而低頻可代表交感神經。有些研究者認為用低頻與高頻比值才能真正代表交感神經。因為頻譜分析有此特性,所以藉由探討心率變異度改變,可以進一部暸解人體內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的改變狀態,就測量結果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型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合併副交感神經低下,經常出現在個性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很大、生活步調緊繃的人士。

          第二類型是交感神經活性低下合併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經常出現在比較鬆散之特異體質人士,極少數承受重大壓力患者、長期睡眠品質不良患者,或者是完全健康人士。

          第三類型是總體活性、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三者均下降,俗稱三低現象,經常會出現在巨大壓力、急重症病患、癌症及身心靈整體退化之患者。

           第四類型是總體活性、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三者均增加,會出現在經常鍛鍊體能的健康人或運動員。

            第五類型是總體活性下降、副交感活性明顯下降,但交感神經活性僅是輕度下降,會出現在糖尿病患者。

       有氧運動及中距離游泳會使交感神經活化(但主要是VLF)增加,而運動恢復後交感神經活化會減少,工作方式(放慢腳步、減少負荷)、生活型態(如增加休閒)、睡眠品質、保健食品之調整也是自主神經有效的調整方法。

Loading

自主神經功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