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生常見的問題如抽菸、肥胖,早發的糖尿病,營養偏差(很多學生經常吃泡麵…等不健康食品) 以及少運動、視力問題(常看手機、上網)及憂鬱症等精神疾患者也不在少數,許多人也同時有來自家庭裏或感情上的困擾,或甚至藥物濫用,此種狀態對於其終生健康產生衝擊。
等到進入就業市場,如果從許多頂尖職場CEO 談話的角度來看,他們較會提拔的員工經常在於其能力、應對、創新能力與工作效率等,而非其文憑、學歷,因此又常面臨工作競爭、低薪、失業風險等壓力。
工作壓力如果加上安全與健康的保護不足,就可能因故發生疾病、傷害,斲傷其生產力,甚至導致死亡及經濟的鉅大損失。職業安全衛生法強調所有勞動者的工作安全與健康的重要,其中也包括職場的實習生。
大專生涯是多數青年人最後一個學習階段,也已經具備熟稔的基本智能,應該把握此機會,讓學生能建立一種終生健康能力 (lifetime health capacity),對於學校健康教育而言是相當重要,也很具有挑戰性。。
價值觀形成後會左右人的知覺,影響態度與行為,而價值觀培養應從小教育扎根,且越早愈好,學校是健康教育最好的場所,不但可以提升公共衛生,也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大部分的國家,已經轉向社區參與作為重新調整國家健康策略與行動之重要方法,而學校與職場就是主要的社區類型,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如何成功的從學涯到職涯的關鍵,正就是健康的身心管理能力。
大專生 VS 健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