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康醫院」以及事業單位基本職業衛生服務(Basic Occupational Health Serivce) 的角度出發,醫院應該重視工作環境與人員的衛生與健康。以環境而言,消防安全與化學性危害是最重要的課題。前者包括施工、電器、易燃品、助燃氣體之安全管理,以及防範設施,如火災偵測器、消防警報系統、滅火器、緊急處置(RACE) 與人員教育訓練方面。

   在化學性危害方面,包括酒精、福馬林、ethylene bromide、ethylene chloride、ethylene oxide、glutaraldehyde、paraformaldehyde、acetonitrile、trichloromethane、acrylamide、lead;福馬林與環氧乙烷允許濃度為1ppm,算是較毒之物質。CO2則是與通風與一般空氣衛生有關,EPA 希望規範醫院環境在600 ppm 以下,此外在醫院內抽菸自去年1/11起政府已經明令禁止。所有職場之安全與衛生之規範應該從Near miss (失誤)->小事件->大意外事件-> 傷亡或災難(如火災) 分層來加強預防及管理、應變之力道。包括以評比、考績、罰款、支持計畫等方式來推動,使員工實際參與,確實改善。

   在人員健康方面,包括肥胖(減重)、戒菸、體適能(運動)、以及重大疾病篩檢、慢性病控制、職業病的預防、法規規定之健康檢查、職業病的認定等都是要項。BMI 超過27、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肺結核、心臟疾病、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肺癌等是醫療管理上應該注意之處。職業上的危害有輻射、致癌物、生物感染等較需特別注意。輪班之健康危害也應該未雨綢繆。

   健康的醫院才有資格來推動社區民眾之健康管理與促進,目前雖然有高科技或中大型事業單位花費在健康檢查與健康管理、諮詢,但是對於一般民眾的觀念而言,健康管理與促進是不需要花錢的,因此醫院意圖開展自費市場,如何對企業及民眾創造預防醫學的價值,進而真正達到促進健康勞工、民眾、家庭與環境的目標仍然是有相當挑戰性的!

Loading

醫院內的職業安全衛生(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