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其他人爭論溝通:我們表達我們的失望,傷害或激怒或一些輕微感受的傷害。當我們懷疑我們曾經所愛的另一方時,它令我們心疼,因為我們非常關心他們,想要信任他們,把他們放在第一位。然而,這一事實~-心受傷了,顯示出我們關心。如果我們真的不在乎,它也不會傷害我們。但是在朋友、家庭或團體當中,特別是受過自恃威權者的傷害,如何能再表示出愛?

張愛玲曾說: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是一種保持距離的態度,把他人有意或無意視互動如同在空氣中,沒有爭論,一切似乎看起來都好,冷漠不會在意與其他人的關係。信任已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你不關心獲得或擁有其他人的信任。它是完美的錯覺,似乎默默地同意生活、工作在一起,但它到那時再也不是親近關係。

冷漠不一定要是關係的結束,然而如果發現得足夠早,它是警告標誌,顯示有些事已經出了可怕的差錯,包括關係、關心其他人和你對他們的感情。當心關係之中的冷漠,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還在乎其他人以及和未來的關係,你要注意它。

21世紀更需要大量的溝通。溝通是人際關係或感情成功的關鍵因素。當關係進入”自動駕駛”模式時,變得對另一方冷漠,關係真正存活困難。反之,「愛」教導我們吸取有關溝通、傾聽、包容,和無私的付出以及不求回報的人生經驗。

      願意學習付出更多的關注者,終究會得到一些回響,對於過去傷害的陰影,也能夠和諧應對。然而對於要做眾人之事如果不夠聰明、考率機會不高或成功不易,挫折之後可能就會冷漠,這時就需要學習愚公的精神了。『愚公』還用不著發揮『大愛』的力量–動員群眾或公家資源以移走擋住村莊進城的大山,只是堅持不懈,從家庭的「小愛」積極做起,誓言世世代代會一直一直挖下去,第二天一早,太行、王屋兩座山就嚇的落荒而逃了。

Loading

以愛移冷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