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大醫院團隊所進行之研究計畫,目標為追蹤發生職業外傷之勞工,以了解他們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率。研究使用之評量工具為簡式精神症狀自陳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0)、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簡稱 SPAN-C)、與中文版迷你國際神經精神會談工具(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

   研究分為兩階段評估調查,第一階段在勞工受傷發生之後的三個月以郵寄BSRS-50SPAN-C問卷方式寄給3143位勞工填答,對未完整填答者,再以電話追蹤以達成完整填答。共完成1424位,回收率為45.3%。第二階段則是針對問卷初篩 SPAN-C大於等於5分,或BSRS-50之綜合嚴重度指數大於2個標準差或其他次分項得分大於個標準差者,共有308位(21.6%),再由精神科醫師使用MINI作電話深度訪談,進行診斷。共有139位完成MINI電話訪視,有27位(19.4%)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26位(18.7%)有重鬱症。而兩者共病者有15位,因此罹患PTSD或重鬱症者共有38位(27%)。接受MINI電訪的139位與未接受電訪的169位之BSRSSPAN-C得分無顯著差異。

    女性勞工在傷後較易罹患PTSD,而所有PTSD病人3個月及12個月後回到職場的比例明顯降低,特別是重大外傷如腦傷、燒燙傷等。研究族群上無法以健保資料庫連結來追蹤實際精神科就醫狀況,也較難區分是否其症狀是否繼續存在以及,有無其他非工作之因素影響其精神症狀。然而依此結果即顯示職傷對於勞工不僅僅是身體外傷的影響,心理的創傷也需要及時介入,做為預防的依據。(主要摘自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網站資料)

Loading

職業創傷後的精神疾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