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發作,指的是一種突然的焦慮狀態,患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通常十分鐘不到,就立刻變得極度焦慮,伴隨有心悸、冒汗、發抖、渾身麻木、寒顫、潮紅、窒息感、呼吸急促、噁心、暈眩、腹部不適、頭重腳輕等多種症狀。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刊行的第四版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恐慌發作的必須包含下列十三種症狀中的四種或更多:
1.心悸、心跳加速
2.冒汗
3.發抖
4.呼吸急速
5.感到快窒息
6.胸口不適
7.噁心、或腹部不適
8.暈眩、頭重腳輕
9.失現實感、或失自我感
10.感到自己快要失去控制或發狂
11.感到快要死掉
12.渾身麻木
13.寒顫或潮紅

目前第四版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對恐慌症的診斷是:至少得有一次無預期的恐慌發作,之後合併有下列三種狀況之一:
1.持續擔心下一次的發病
2.持續擔心該次恐慌發作所帶來的傷害﹙例如:自己是不是心臟病?是不是快死了?﹚
3.明顯為了該次恐慌發作而改變生活﹙例如:出門一定要找人陪伴,以預防突然發病﹚
有些人會合併有懼曠症(agoraphobia),有些人不會。

   恐慌症的盛行率(prevalence rate)約為1.5%~5%,恐慌發作的盛行率為3%~5.6%,至於有恐慌發作的部份症狀,但並未嚴重到可以診斷為恐慌發作的,約有2.2%。女性罹患的機率顯著高於男性,比率高達2~3倍。相關研究顯示:約略有30%~40%的患者可以維持長時間不再發病,50%的患者偶爾會有輕微的發作,但還不至於嚴重影響生活;也有10%~20%的患者會持續反覆發作,生活飽受威脅。

Loading

恐慌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