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聽到里長當不到一年自殺的 消息, 我心中很震驚, 最早選前就天天站在服務中心前招呼經過的里民, 最後險勝榮當里長,上任後雖然努力做事也辦了一些活動,卻遭某些里民的批評,

聽說他為了家人的事情里民旅遊出發時間遲到,兩頭燒的蠟燭, 究竟有誰可以來關心他, 虧我和他數年前還是教會認識的弟兄姊妹, 我之前關心的還只是焚化廠的肥料何時可以到里長

這裡來領取? 我或者是只想到里長的功能,而沒有想到里長著個人,當然,我聯想到了他的家人的個性或病況, 以及兒女工作上所遭遇的一些事情… 只不過在他剛強的外表底下, 似乎也

不願意示弱求援, 結果如此不堪.

我門的里長服務1300多戶家庭, 以及里(社區)上的大小事情, 實在也不會比一個教會的牧師輕鬆, 當抽水馬達半夜故障, 當社區有失竊, 有爭執, 甚至鄰居的吵架, 都是他管轄的範圍, 雖然領有

~5 萬元的薪水, 但其實做的事情很多, 包括社區的活動, 旅遊, 以及和民意代表, 外界的溝通, 法律問題的協調處理等,

至於本人自己在每周奔波於南北兩個醫院, 又有不同的院區, 兩個部門的主管, 其中之一還有巨大的行政職責, 還有彰化, 雲林, 嘉義的工廠每個月要跑將近10 趟, 台北這邊的醫院還有工作,

 教學和研究也有責任, 當然還有家庭, 成長中的小孩, 年老多病痛的父母親, 還有需要關心的弟兄姊妹, 教會團契充實精神與生活, 我自己的警醒禱告也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否則常常面對

一些困難是有相當壓力的, 最近醫院不理性病人增多, 醫護人員或許也是壓力大, 所以醫病溝通不那麼平和, 連帶的也帶來一些衝突

看到選舉之前, 這個社會也是充滿批評衝突的言語, 招數, 長榮航空員工的罷工主題竟然只是” 反過勞”, 還有其他附帶的條件之爭取, 過勞壓力此一議題, 在我研究的個人面向, 已經轉移到群眾

社會裡面來了, 我們如何可以教導人面對壓力, 避免過勞? 或許也沒哪麼難,但是在整個社會—競爭的壓力下, 能不過勞? 有人說奮鬥的目的是為了成功, 成功是為了享受幸福的果實, 但是我們的

社會幸福在哪裡? 還是真的只剩” 小確幸” 了? 日入而出, 日落而息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嗎? 我們有可能創造出一個不過勞的社會嗎?

Loading

不過勞社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