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有聽著咱的歌,唱出艱苦人的苦痛」,主題曲歌聲中,凱道「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活動會場裡,要求「真相大白」。這場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召集的抗議晚會,是紅衫軍以來,規模最大街頭公民行動。 也有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女兒參加這場公民運動,希望下一代不要遭遇到這樣的冤辱。我們承平時候的軍隊,不但有買官、賣槍械, 相護包庇的醜聞、軍力、軍紀也明顯退步,對照宋朝名江岳飛名言:文官不貪財 武官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矣」,真是有種屈辱般的無力感~

    民國以前,中國只有馴民,甚至只有奴才,皇帝要人死不敢不死。李國鼎先生在君臣有義..等儒家五倫的基礎上,於民國七十年因應現代社會提出第六倫:群己關係,倡導社會進行心靈改革,重建工業化之後人類精神文明的價值理念。期許社會可以由過去居於像五倫所隱含的「尊卑」、「從屬」關係,藉著「家族式」的倫常關係維繫的社會,進展到以「公民」為基本單位的社會。在這個新的「公民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彼此是基於「平等」的地位相處,而高希均也說如果說「五倫」是小愛,「第六倫」則是大愛。

      去參觀李國鼎故居,了解到他一直參與國家重要經濟決策,他個人的生命歷史已與台灣經濟發展史相結合。任經濟部長完成立法開創加工出口區,財政部長期間推動出口退稅,至六十五年因心臟病辭職,擔任行政院不管部會政務委員後,卻依舊積極任事,主動推動導各項科技的發展,包括支持台積電、聯電的發展及資策會的成立,因而國際間尊稱「KT」(李國鼎英文名字的縮寫)為「台灣經濟發展奇蹟的締造者」。去世後,世人發現他沒為自己購買任何一棟房子,以他所參與主導的業務,換成他人早就大發特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吧, 他真的做到了群倫, 大愛的模範。

    其實所謂的「群倫」,無非就是公德,或公民道德。如今看來兩岸領導與民眾還是相當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 故華人亟需從家族式的關係進化到對陌生人群己關係的公德,「民主」「自由」如果沒有以群己倫理做內涵, 恐怕國家社會永遠不會太平吧!

Loading

群己之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