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希變天,物價狂漲,城市謀生大不易,民生經濟問題變成國際大事,繳稅季節到來,「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敘」之論點雖已一甲子,卻依然切中時弊,節錄整理其中有關工作與娛樂、健康之言供參考:

"工業愈益發達,人口也愈益集中城市,在城市環境工作、生活之壓力有三特點:一是緊張。每一個人為了職業,為了工作,都在忙碌中過生活,不僅是夜以繼日,並且是將夜作晝。二是擁擠。在市區裏,工商業愈是繁榮,每一個人所享受的陽光空氣也就愈少。第三個特點是流動。交易的繁複,財富的流通,職業的得失,以及人口的流動。

在城市裏工作心理上的緊張和情緒上的煩惱,往往使一個人雖有休息和睡眠的時間,卻因為心緒不安而不能恢復疲勞。如果他沒有工作,那就是失業,失業的苦惱,更是逼人難堪了。而每一工作者的個性在工作過程中是完全埋沒的。因此,在工業社會裏,一般勞動民眾的人格如何陶冶和個性如何修養,都成了工作閒暇時間的問題。城市的商業化的娛樂上,由組織娛樂來營利的人掌控,為了爭取多數主顧,便一意迎合群眾的口味,更使他們作為商品來出賣的娛樂,漸趨於低級,也往往不能夠正面影響人的情緒,或減少人的疲勞。而許多城市中流行的疾病,都是跟隨疲勞而發生的。在工商城市中,家庭也就易於瓦解,個人的流浪和家庭的破碎,與失業、疾病、衰老等問題連結在一起,就愈是嚴重。

該篇提及政策上:如結婚貸款,女工生育期的給假,子女較多的工人增加工資,都是可行安定家庭的辦法。但是最有效的根本政策,還是一般國民能夠就業,使其職業收入能夠安定,而無失業恐慌之患。尤其是每一家庭都有機會得到自己的住宅,使其有恆產,有恆心。有了安定的家庭,纔能養育健全的子女。對於因疾病而失去職業或失去收入的人也要有保障和補償的方法。……人人皆得按其應得之比例以分沾其利益,享受其勞力結果之全部,獲得較優良之工作狀態,並有餘暇之機會,可以思及其他工作以外之事件。如此,勞工必能知識日進,獲得充分之娛樂與幸福,此種娛樂與幸福,本為一切人類所應享…。"

是否如今聽來也依然相當動人呢?

Loading

再談民生疾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