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過年, 初一晚在客廳圍爐吃新年夜飯,小孩子也和小狗、他的阿公、阿嬤、姑姑鬧完,在浴室快樂的和一袋魚、鴨子、釣竿玩具洗澡玩耍後,上床去準備睡覺了,近午夜輪到我洗,走過長長的後走廊,彎進童年,後來稍微整修的不大的浴室,第一眼就看到這口子,打開瓦斯,熱水沿著牆上的水管流入缸裡,將熱水一面接滿,一面先沖洗過頭髮、身體,就縮著身子蜷曲到不夠長的磨石子浴缸裡躺著~ 用水瓢不斷的將熱水往身上沖,舒服哩,水蒸氣不斷上升,透過微昏的燈光,以及嘩嘩的水聲,破舊的天花板,斑駁的牆壁上似乎反映腦海裡的人物浮上眼前來,我記得的–只要是到老家來住的親戚–這偏鄉鎮上沒什麼旅館,老家三合院以及屋後走廊旁,房間共有5~6 間,不怕沒地方住,那怕是多權貴的親友,還是願意住個一、兩晚的,我指的是包括曾經當法院庭長、最高行政機關、議會議員的我家族親友家人,因此大人也都要擠在這浴缸中- 假如他要泡澡的話。這房子六、七十年前祖父蓋好時可是當時豪宅,有前後院子,花木扶疏,百果生長。這浴缸是堅硬石頭做的,外表加上磨石子,還有四隻腳, 相當堅固。

氤氳中一些家族中不堪的爭吵回憶,雖在這老家的廳堂曾經一幕幕的上演,也預告了這家族的衰退,影像卻已經模糊,這可是幸運的有主耶穌的光照,逐漸回復家族的穩定與生氣。先是父親工作的穩定、媽媽的受洗,兩個妹妹的信主,雖然波折風雨,也能將信仰與祝福帶到下一代,我自己家也蒙受福氣了。

如果將來老屋或要改建了,這口浴缸肯定還是要保存的,它不像塑膠的、FRP 的容易磨壞或積垢,看過多年的風風雨雨,沉沉甸甸、不動如山,刷洗後又是乾淨亮黑一如往昔,它彷彿在訴說–這些憂傷與喜樂我都知道,我雖不苟言笑、一貫沉默,卻始終堅定的與你們同在!

此時,後院的陽光從斑駁的樹影中斜射而下,照在這口浴缸邊,南台灣的太陽在冬天的午後益發溫暖,馬路上傳來車聲、人聲、狗叫聲、鐘聲不斷,如箭飛逝而穿過光陰,每年南下的故居雖不斷老朽,但這古蹟當中的浴缸啊,願你長命百歲!

Loading

兒時的浴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