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原本以為是部搞笑鬧劇的《我不是天使》電影拍於1989,那時的德尼祿(Robert De Niro)還是一副老大風範,西恩潘則張著一張稍顯稚氣的臉,黛米摩爾依然那麼迷人,德尼祿和西恩潘分別飾演兩個逃犯奈德和吉姆,他們逃亡來到了一個神父有著很高地位的小鎮,為了不讓別人抓住他們陰差陽錯的也成了神父,黛米摩爾飾演小城的一個寡婦,她有一個有聾又啞的女兒,為了生活,別人只需五美元就可以和她上床。故事發展到後面,奈德和吉姆一邊是忙著假裝神父鬧出不少笑料,一邊是尋找機會逃跑,特別是後面監獄長來小鎮尋找逃犯,二人陷入生與死的困鏡中。在這個過程中吉姆與一個年輕神父產生了友情,而德尼祿對寡婦則產生了好感。
關鍵是影片後來的發展,特別是當與奈德和吉姆同時逃出的那個犯人的出現,使影片開始走向高潮,形勢對於幾個逃犯來說非常緊迫,如果不能及時逃離就可能永遠走不出這個小鎮,吉姆被抽到幸運簽不得不上臺演講,對宗教幾乎一竊不通的他卻憑著自身對生活的感悟感化了眾人,包括摩爾飾演的寡婦,於是她把孩子在不需要付錢的情況下交給了奈德,希望他能讓孩子得到上帝的幫助。
高潮時那場大營救的戲奈德跳進水裡營救掉下水的寡婦的女兒,孩子掉下去的那個瞬間寡婦只看了奈德一眼,這個男人就毫不猶豫的跳下去了,當女孩被奈德救起來的時候,她突然能說話了,而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看著奈德說“罪犯”!奈德無乎要哭了,本以為救了人可以得到好報被想到反是被揭穿了,還好年輕神父的善良最終挽救了他們。
影片的結局處,兩個本來可以堂堂正正離開小鎮的逃犯卻選擇了留下,吉姆最終還是捨不得欣賞他的神父,而奈德也最終為了美麗的寡婦決定留下,當羅伯特德尼祿挽著黛米摩爾的手走向小鎮時,令人會心一笑。
導演尼爾喬丹想借這個有點荒誕的故事來表達自己對宗教和人生的態度,所以他把鏡頭對準了那個哭泣的女神像,當奈德因為害怕逃亡不能成功而祈禱時女神像掉下了眼淚(後來我們知道是房子漏水了),而最後一場營救的戲正是因為落下水的女神像,奈德的女孩才同時得以活命,正是因為這樣的處理,這部電影的主題才能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