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牧師是德州一位很有名望的牧師﹐他建立教會並深受會眾愛戴﹐但卻冷落比他年輕許多的妻子潔西。潔西因而勾搭上年輕的傳道人賀利斯﹐兩人暗中控制執事會﹐投票表決解除了桑尼的主任牧師職位﹐並辦理離婚。賀利斯甚至干涉桑尼與兒子見面﹐桑尼在忍無可忍之下﹐把賀利斯打成重傷
桑尼知道闖了大禍﹐他逃到路易士安納州的一個窮鄉鎮。他先為自己禱告﹐求上帝賜他使徒的名份﹐然後很快地以使徒的身分﹐在這個窮鄉僻野建立了一座「天路教堂」。很快的﹐就有許多信徒投向他的教會,經營地方電臺的埃摩也受他感動﹐讓他使用電臺開闢福音節目
無意間﹐潔西也聽到了廣播﹐認出是桑尼的聲音﹐於是向警方報案。桑尼在他的教堂帶完最後一場崇拜﹐才隨著州警離開。在監獄服刑的桑尼﹐仍然沒有放棄機會傳揚福音;只聽見受刑人的勞役場上﹐他帶領著眾囚犯﹐不停地以啟應的方式高喊著﹕「耶穌﹗耶穌﹗」
我們能在這部片中學到什麼﹖是很多人最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基督徒是否有軟弱的權利。片中桑尼牧師在十二歲時就獻身做傳道﹐無時無刻不做主的工(從一開始的車禍現場﹐他還抓住機會傳福音給瀕死的人)﹐並且神蹟時常伴隨著他(瀕死的女人又恢復神志),這樣看似充滿恩膏的人,卻是最難面對自己的軟弱 桑尼牧師打傷人逃逸後﹐一開始他會推說是撒但的攻擊﹐並一再逃避去面對﹐雖然口裡還是常常感謝耶穌﹑讚美耶穌﹐這些話乍看之下﹐似乎是他也能夠在逆境裡讚美神﹐倒不如說這幾句話是他的口頭禪比較恰當
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常常這樣﹐不敢面對自己的軟弱﹖有些事情根本是自作孽﹐偏偏會叫﹕「主啊﹗為何要讓這苦杯臨到我……」之類的話﹐不會去認清現實﹐或者應該說是不敢認清現實似乎從一開始就被教導是不可以軟弱的﹐我們常常會被要求要剛強﹐而壓抑掉許多需要主醫治的地方
片中桑尼牧師一開始也是自以為剛強﹐相信神的感動與帶領(實際上是自己的衝動與走頭無路)﹐自己為自己加了「使徒」的名份(表面上好像是求基督賜予的﹐此段自己為自己浸的畫面堪稱一絕)﹐他欺騙了小鎮中的老牧師﹐說是聖靈讓他在夢中看到異象﹐差他來這裡建立教會﹐重新把荒廢已久的教會恢復起來 在牧會的過程中﹐我們的確看到聖靈運行在其中﹐但在優美的聖詩配樂下﹐卻也看到他逃不過自己本性的軟弱在這裡我要質疑的是﹐我們常說的「感動」﹐到底真的是上帝給我們的感動或者只是自己的衝動﹖
事實上﹐「使徒EF」(桑尼牧師在小鎮中的化名)也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警方逮捕﹐但他一直不願意去面對﹐只有在每次與他以前的會友通電話時﹐問起他母親的消息﹐才會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面對自己的軟弱。他終於向老牧師坦誠﹐也得到諒解
我們在信仰的路上何嘗不是這樣﹖總是要發生一些事才會逼得我們面對自己的軟弱。說真的﹐勇敢面對軟弱比「剛強﹗」難得太多﹐軟弱的確存在﹐但也有很多人用「剛強」加以逃避﹐耶穌說過﹕「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對基督徒來說﹐軟弱低潮難免會有﹐只看我們各人有沒有辦法從上帝那裡重新得力﹑重新剛強起來
桑尼主禮完最後一場聚會﹐講完最後的道後﹐坦然地被捕﹐他真的悔改了嗎﹖只有上帝知道桑尼是一個天生的傳道人﹐時時刻刻不忘做主的工﹔但也可能是個明星﹐當他講道時﹐魅力可以吸引無數人﹐為無數靈魂指導方向﹐卻常無法指導自己

《來自天上的聲音》是由名演員勞勃杜瓦自編﹑自製﹑自導﹑自演﹐他因此片得到一九九七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與一些其他大小獎項杜瓦在十三年前訪問阿肯色州得知真實故事後﹐就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杜瓦如此熱愛這個故事﹐花了十年的工夫籌拍﹐他自己寫劇本﹑自己導演並擔任主角﹐自己當製作人兼出資者,無論如何﹐這是一部非常適合基督徒思考與討論的片子。

Loading

基督徒的熱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