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酷熱的日子,玻璃缸中的金魚和籠中的金絲雀開始說話。金魚說:「但願我能和金絲雀一樣的跳躍,我真希望到那籠子裡去。」金絲雀說:「我也願意能像那條金魚,在清涼的水中是多麼舒服啊!」牠們立刻換了位置,可是牠們都沒有得到快樂,反而更悲慘。因為造物主給每個人所安排的環境,是依照各人的能力,並且最適合於他的本性啊!
「知足」並不是一種天生的德行,乃是經過了極大的努力和決心,戰勝了難以克服的慾望後,所獲得的德性。「知足」是喜樂的基礎。我們若能以「自己所有的為足」為生活的原則,則無論處於何種景況之下都能應付自如;許多無謂的愁煩將因此而減少,內心的喜樂就必如泉水自裏面不斷的湧出來了。「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有人問蘇格拉底,何種人最富有?蘇格拉底回答說:「滿足於最低要求的人;因為知足是天然的財富。」

反之, 「不知足」乃是喜樂的致命傷,貪婪是一種漫無節制的慾望,而空虛的心是永遠無法填滿的,因為我們知道,貧富的差別,不過是比較而已。我們若存心不貪愛錢財,而能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就是赤手空拳,也不會是貧窮的。而一個不知足的人,即使腰纏萬貫,他仍然像是一無所有的一樣。

因此,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Loading

金絲雀與金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