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氣象專家稱2023年可能是歷來最暖,截至2023年6月底,加拿大森林和草原燒毀超過800萬公頃,比2個台灣大。8月初的「冬季熱浪」襲擊南美洲等國,創下多個高溫紀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從過往的10幾度升到30°C、智利山區小鎮也出現38°C的高溫「冬天變夏天」,積雪提前融化。南極海冰面積也減少二六○萬平方公里,消失面積相當於七十二個台灣。

夏威夷8月8日起因高溫、乾燥和強風的相結合,已造成了野火失控的大災難。曾經去玩過的茂宜島截至目前已確認造成百人喪生,數千棟房屋燒毀,待火勢完全撲滅進行全面搜救,死亡人數預計將大幅攀高。島上滿目瘡痍,估計重建費用將超過55億美元,況且這場大火重創觀光業,恐怕讓當地經濟一蹶不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已示警,「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的時代(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已經來臨。」

加拿大野火造成的煙霧讓紐約、華盛頓也深陷空污危機、甚至歐洲都深受其害,突破消防管理的瓶頸成了當務之急。 矽谷科技公司運用生成式AI解析影像,大幅降低誤報數。科技大廠輝達也打造首座以AI抗野火的實驗室,運用數位孿生重現火災,預測火災擴散方式,還可建議最佳因應策略。所發展的AI火災檢測工具可每15分鐘分析一次快照,辨識煙霧或火災跡象,並利用生成式AI自動產生影像的描述,讓審視人員更快找到火災點。每週錯誤預警數從2000次降為8次。

台灣有70 %是山林,從風險管理而言,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可喻。這包括加強火災預防教育,積極採用科技應對森林火災的挑戰,包括建置先進的林火預警系統、提升消防設施和技能、制定撤離計劃、建立警報系統、火災監控和快速反應等措施。我們也要重新評估和調整森林使用政策,森林管理的目標需轉向永續。透過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減少人為干擾,提高森林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可以降低火災風險。

Loading

防範極高溫氣候之危害

發佈留言